失敗的展會很相似
經濟不景氣,消費萎靡不振,連帶著以往令人興奮的展會也半死不活。但是,在每次展會上,總有幾家企業有聲有色,有的甚至能夠從默默無聞到將行業老大掀翻在地。這是為什么呢?
從正面看,一個企業展會做得好,似乎也沒多做什么事情。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倒著來思考:沒有成功的企業缺少哪些功課?
第一個,展會失敗的企業,往往參展的動機不明確,甚至是把展會當作雞肋。大多數企業參展帶有從眾心理,反正認為大家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應該沒有問題。豈不知,很多行業里,行業的排頭兵已經不參展了。
其次,對參展沒有明確的規劃,導致人力、物力、財力分配不均衡。很多企業參展,我們只要看看展會布展就知道企業的心態了:人員安排不足、參展物品不能按時到達、安裝現場缺東少西,這明顯是沒有做好前期工作。甚至有的企業,展會都已經開幕了,展廳還沒有布置好。這樣的組織能力,這樣的心態,這樣的規劃,能夠成功么?
此外,很多企業甚至連參不參展都猶豫再三,以至于展位位置懸而不決,等到決定參展了,好位置已經是別人的了。自己只好給其他企業當陪襯。
更為麻煩的,沒有制定針對展會的激勵政策和人事安排。展會是典型的“非對稱戰爭”,時間短,強度大,客戶密度高,需要動員公司的最強干力量來組織、安排和處理后續事項。沒有對應的激勵政策和對應的最高負責人,很多事情都馬馬虎虎,導致每件事情效果降低10%,累計起來幾乎就是沒有效果。
最后,展會現場控制也是一團糟。很多企業到了展會開始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沒有那個沒帶,在現場甚至還搞辦公室政治。這樣的參展狀態根本無法達成企業目標。
《過秦論》,里面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展會不成功,其根源在于企業自身的思路、組織與動員能力不足。并非外在的市場形勢,因為市場再差,總有現實的銷量在那里。與其抱怨經濟形勢,不如練好內功。(作者:李金良 來源:全球品牌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