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服裝業武漢辦展覽 謀升級樹品牌
“本來不想在現場賣的,但這么多人想要,實在沒辦法。”昨天上午,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白玉梅在擺滿了各式帽子的展臺前不停地收錢找零,忙得不可開交。
白玉梅是珠海力達紡織有限公司的生產總監,這家原本純做代工的外貿服裝企業剛剛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商標。12月2日,白玉梅帶著樣品到武漢參加珠海名優特產品展銷會:“這是我們首次參加國內展銷活動,沒想到這么受歡迎。”
記者近日采訪獲悉,金融危機過后,創建自主品牌,拓展國內市場逐漸成珠海眾多外貿加工服裝企業的共識。而近期國內棉花價格的劇烈波動,更加堅定了轉型升級的決心。
棉價波動凸顯品牌重要性
“棉市如股市,暴漲暴跌,琢磨不透。”談起今年國內棉花價格走勢,參展的奧倫提時裝公司總經理謝昭裕如此評價。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先漲后跌,波動劇烈。以普棉為例,今年年初每噸只有兩萬多元,隨后逐步上揚,9月份后開始加速飛漲,11月份達到接近4萬元/噸的頂峰,隨即又急速下跌至目前的2.6萬元左右。
棉價劇烈波動曾讓不少企業 “吃不消”。金灣一家外貿紡織企業負責人稱,11月前,棉價飛漲致使企業生產成本劇增,“原料成本上升超過20%”,而由于沒有自主品牌和營銷渠道,缺乏議價能力,原有訂單“只能硬著頭皮做,有新訂單也不敢接了”,企業損失慘重。
而威絲曼、奧倫提等品牌服裝企業則反映說,棉價上漲并未造成多少損失。謝昭裕說,由于擁有設計、生產、銷售及終端管理的完整產業鏈條,棉價在短期內的波動并不會給奧倫提帶來太大影響,更何況公司可以通過改進設計、適當調整價格化解成本上升壓力。
不過,危機也讓外貿加工企業意識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包括力達公司在內,珠海部分有實力的外貿企業開始創立自主品牌,并逐步加快由出口向內銷的轉型。
“純粹搞加工短期內可能薄利多銷,但絕不是長久之計。”白玉梅說,近期棉花價格的波動,更加堅定了企業創建品牌,拓展國內市場的決心。
品牌之路既要智慧更要恒心
此次武漢展銷會,珠海共有8家服裝企業參展。許多企業都與力達公司一樣,希望借助展會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國內市場。奧倫提公司還在展會現場與武漢一位經銷商簽訂了1800萬元的采購訂單,其他服裝企業也展會上拿到多項采購合同,收獲頗豐。
謝昭裕說,服裝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奧倫提之所以能夠決勝全國市場,關鍵在于其龐大的國際營銷與創意網絡,以及擁有核心設計能力。目前,奧倫提在香港、珠海等多個城市設立了獨立研發機構,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上億元,每年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服裝新款式近4000個。
除了要研究時尚,學習設計,服裝企業轉型升級還需要一顆 “耐得住寂寞”的恒心。珠海新品服裝公司拓展主管張雨虹認為,服裝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可以幫助企業抵御市場波動風險。而這種無形資產是與經營時間成正比的,“時間越長價值越高”,但一個成功品牌的培育絕非朝夕之功,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如果企業在轉型初期急功近利,缺乏恒心,很容易選擇放棄,或者把品牌“搞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