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中各單位紛紛“做”貢獻
中國會展經濟褪去那些看上去很美,且逐年增長“收入”的數字究竟有多難?
實事求是地說,難,很難,非常難!為什么?因為各地政府需要這些耀眼的數字,來佐證當下正是發展會展經濟的大好時機。然而,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后,需要各機構、各企業,甚至是各會員(各種協會、學會)單位紛紛“做”貢獻,真可謂是“躺著都中槍”。
按說,這在中國會展業內已是公開的秘密。各地方政府高層也都心知肚明,但大幕已經拉開了,“組織”來的專業觀眾已經入場了,總得有人上臺演下去,于是,各級政府、各地方政府、各相關機構,紛紛被會展經濟綁架。在這場演出“秀”中,幾乎沒有獲利者。參展方雖然免了攤位費,卻要承擔參展人員的餐飲、交通、住宿的支出;被組織的專業觀眾,盡管可以省去門票錢(多數展會免費領取門票),但同樣要自己承擔餐飲、交通、住宿的費用。在熱熱鬧鬧的演出結束后,各地政府成為最大的埋單方。甚至,在策劃這場演出的初期,各地方政府就已經預支了宣傳費、公關費,等等。
或許,是受到中國電影大投入、大制作的“啟發”,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對一些會議、或者展覽項目也出手闊綽,前期投入動輒上億元,只為一場并沒有賺回更多真金白銀的“演出”。不同的是,電影的大投入完全是市場行為,不管票房多少,都由投資方承擔。而且,其投資方不需要做任何解釋。但各地方政府花出去的錢,也可以做到不做任何考核與權衡?
發展會展經濟不是炫富。縱觀一些專業性的品牌會議,或者是品牌展會,在業內擁有良好的口碑,卻與政府沒有一毛錢的關系,完全的市場行為。令人欣慰的是,已經有地方政府的官員開始思考,人家到你這里來參展能得到什么?這是一種意識上的轉變,盡管目前還沒看到這種意識轉變所帶來的改變,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說得直白一點,發展會展經濟,是要利用好會展項目來賺錢的,“收入”數字再好看,賠本賺吆喝的事終究不能長久。當然,各地方政府也可以繼續著你的那些耀眼的“收入”數字,只是,別等到那些早已近入中國市場,并已全面布局的國際展覽巨鱷們數錢數到手軟時,才猛地想到要市場化運作。恐怕,那時已經沒有機會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