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國內展會辦出“中國范”
如何將國內展會辦出中國范呢?首先,我們知道,追求規模效應的現代時裝展會非常注重信息的最大化和集中化,現代展會不僅展示服飾產品,而且也涉及相關時尚產品、家用紡織品等,盡可能的在展會中體現中國特色,達到好的效果。在對“時尚、時裝”進行完美詮釋的同時,體現我們的國有特色來。
展會從字面理解就是陳列、觀看的聚會,所謂聚就是將展品集中,將觀展顧客集中。時裝展會無疑體現出這種信息集中化的特點,通過舉辦展覽,將大量的各類服飾產品集中在一個特定的環境場所中展示,同時又把對服飾產品感興趣的大量觀眾集中到這里進行參觀。
首先,理念創新化,時尚化,國際化。
21世紀是創新的世紀,在這個追求個性的時代里,一種事物如果不能常變常新就不可能獲得持續發展的能力。創新是時裝展會的靈魂,它表現在經營觀念的創新、展覽產品的創新心運作模式的創新以及展會服務方式的創新。經營觀念的創新提倡要樹立“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經營思想,在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客戶需求的同時又能實現企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展會是服裝新產品、新技術、新趨勢亮相的重要舞臺,也是服飾產品走向消費者、實現自身價值的起點,沒有產品的創新,展會便失去了充滿生機和魅力的承載對象;運作模式的創新是指在組織方式和運營模式上進行不斷的探索和變革,以適應新的市場形式:而服務方式的創新則要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為參展商和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其次,運作專業化。
當前,無論是時裝展會的主辦方還是服裝參展企業或是參展觀眾都越來越意識到只有實現專業化才能突出時裝展會的特色,擴大其規模,最終形成品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時裝展會追求的都是綜合化,以求吸引更多層次、更多類型的參展企業和觀眾,結果卻造成時裝展會個性不鮮明、吸引力不大、規模上不去。如今,大多數服裝業內人士都憊識到展會必須有明確的主題,否則就吸引不到特定的服裝參展企業以及專業的參觀者。展會通過專業細分,可以避免國內大型展會不務實和粗放經營帶來的“廣種薄收”的弱點。例如,第七屆江蘇國際服裝節就突出了三個“專”,專業展示、專項活動和專業觀眾。專業展示是將開辟專業的區域,用于集體展示江蘇境內具有競爭潛力的服裝品牌,并在特定的會場里,推出新的品牌,以提升企業的品牌意識和展示效果;專項活動是除了服裝節現場的各種主題活動外,還首次對江蘇省內特色產業集群的負資人進行了公眾人物評選,以提升服裝節作為產業宣傳自己的平臺作用;專業的觀眾是服裝節特別為企業和商家且身定做的,其來源包括大型服裝市場、外貿公司和服裝專業人士組團。由此可見,專業化已成為我國時裝展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再次,內容綜合化
過去的時裝展會就是單純的服裝展覽,相對比較單一。進入21世紀,時裝展會不僅僅是產品、技術的展覽,還常常與各類經貿、旅游、藝術節等活動相結合。我們經常聽到某某國際時裝周、某某服裝節這樣的展會名稱,其間節目豐富、梢彩,場面更是熱鬧非凡,以其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的參與。同時在各大商場設立時裝周分會場進行互動,成為市民參與時裝周的最便捷途徑,整個氛圍突出展示了我國整體形象和水平,提高展會的檔次,增加展會的吸引力。
最后,設計藝術化,形象化。
時裝展會的藝術性是指服裝展示行為本身。為了突出服裝展品及企業品牌形象,展出者非常注重展示效果的藝術性,綜合運用聲、光、色、形以及文字、圖像等藝術手段,將展品、展場布置得如一幅幅藝術作品,身臨其間,如置身于藝術的海洋,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我國是文化大國,國學源遠流長,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在展會中將展位形象布置等方面進行新突破。其展館環境、展位形象、現場布置等方面都融入了更多的創新設計、文化內涵,使展館的整體環灰和各個展位形象既展示出濃厚的時尚感,又具有強烈的藝術氣息,更突出中國獨有的特色,從以往注重單品、注重產品本身向注重品牌整體形象、注重品牌文化的方向轉軌,充分運用各種藝術設計手段,來營造展臺氛圍的整體效果,使人感到濃濃的國土氣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