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紡紗線與毛紡織服裝產業鏈技術會推動行業發展
產業鏈,是很多企業在最近幾年非常關注的一個要點,而相對產業鏈的整合,已經有一些企業提出了“全產業鏈”的概念,即對產業鏈上下游的“縱向高度整合”。例如,早在2009年上海世博會召開前,中糧集團就高調推行全產業鏈戰略,并以“產業鏈、好產品”作為主要推廣口號,其戰略意圖就是打造從產業鏈最上游的田間地頭到產業鏈最終端的百姓餐桌的完整食品鏈條,管理控制其中每個環節,以期在產業與市場上獲得關鍵的話語權、定價權,進而獲得更豐厚的利潤和更高的行業地位。
從表面上看,這種覆蓋了全產業鏈的操作模式,一方面符合了大多數中國企業家對于“做大做強”這種發自內心的狂熱;另一方面,似乎這種全產業鏈模式實現了全程可控,進而可以賺取各個環節的利潤,實現成本最低、利潤最多,也最具有競爭優勢。
但在看似很美好的全產業鏈模式背后,也許并沒有理論推想的那么樂觀。首先,全產業鏈模式需要各大產業鏈條實現均衡發展,這樣才能確保其整體運營,但實際操作中,各個產業的經營理念、技術實力、管理控制又不盡相同,這些子系統能否完全融合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次,產業戰線越長、環節越多,容易產生的問題也越多,且成本也越高,其管理和銜接也是無法避開的挑戰;另外,由于在每個環節,企業都將面對這個環節上更加專業和專注的競爭對手,那么在各個環節和對手面前,勢將無法保持優勢,最終將使產品失去競爭力。
因此,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好,這句話可能是現階段對全產業鏈模式比較中肯的一個評價。全球化帶來的巨大變化就是將原來的區域市場變成了全球市場,由此也推動了社會分工的更加專業化。
事實上,與全產業鏈模式相比,擁有對產業鏈環節的資源整合能力乃至專業化的控制能力,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和效益的關鍵。這種通過加大產業鏈戰略協同、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通力協作,一方面并不存在產業鏈環節帶來的運營成本上升、行業風險擴大等問題,另一方面又可以明確各自定位,集中精力做各自擅長的環節,進而提升各個環節的競爭力,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推動行業的整體進步。
專業化的運營、全產業鏈的視角、戰略協同的合作關系,正如毛紡行業對產業鏈一直以來的探討一樣,我們期待,通過對產業鏈條的梳理和對接,能夠造就更多“做優、做精、做強”的企業,實現企業和集群的共贏,這將是一項全新的工程,也是值得我們期待的未來。
由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發起的、覆蓋毛紡產業鏈的研討會已經連續舉辦3年,為毛紡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的溝通、技術交流、資源整合等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