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參展集群側記
“在CHIC2014(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西柳參展企業現場成交了上百萬元的訂單,還有不少意向訂單,我們還在繼續跟進中。”西柳服裝市場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韓輝對本次參展效果表示滿意。
而西柳的成功,顯然只是本次產業集群參展CHIC2014的一個縮影。
均安牛仔、大陳襯衫、榆林防寒服、廣州白馬市場、新疆展團等十幾個參展的產業集群,同樣在CHIC2014上收獲頗豐。除了意向訂單的達成外,不少產業集群在與同行的交流互動中,進一步明確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重新梳理并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其中,新疆展團就是參展集群中比較典型的一家。
回歸產品
“參展之前,我還心疼17000元的布展費用,結果到這兒一看,我們無論在服裝設計還是企業經營方面,跟人家的差距實在太大。展會讓我們新疆企業開闊了眼界,這錢花的值。”和田艾似利瑪服裝加工廠總經理阿依夏·阿布都外力說道。
從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提出“促進新疆百萬人就業”到近年來重振亞歐絲綢之路的提出,推動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已被新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但多年來,一直獨立于內地服裝市場的新疆,該如何同內地發展成熟的服裝品牌間進行競爭?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認為,對于新疆來講,其更適合發展服裝行業。
“纖維、面料、印花等產業鏈前端產業對生產技術要求高,污染也相對嚴重,所以并不適合新疆發展。反觀服裝行業,現在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且污染相對較小。因此,推動新疆服裝行業的發展不僅能解決本地的就業問題,且能推動本地經濟發展。”王天凱認為,新疆應從自我優勢入手,大力扶持和促動本地有特色的民族服飾企業的發展。
而新疆展團本次參展的情況,也印證了王天凱的判斷。
新疆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張同智告訴記者,在新疆的參展作品中,帶有民族元素,采用時尚設計的服裝最受買手歡迎。
而同買手的交流,也讓新疆意識到服裝品質提升的重要性。“在我們的產品中,一些紗巾、刺繡的質量還不太過關,成品上會出現疵點,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提升的重點。”
在新疆展團因產品受挫之時,西柳男褲企業則依靠產品創新在市場攻城略地。
“雖然去年整個服裝行業的發展呈現下滑趨勢,但西柳市場的服裝交易額則實現了同比將近22%的增長。”對此,韓輝告訴記者,西柳的成功主要在于西柳男褲企業對產品的不斷創新。“不少企業對男褲版型進行革新,開發了目前市場比較流行的窄版男褲,不少企業也從東南沿海等地聘請設計師,加大每年的新品研發投入。”
除了產品的創新,在西柳褲業協會會長吳寶琦看來,西柳男褲的成功還在于其對市場反應迅速。“不同于廣東、福建等地褲裝企業半年才能出貨的訂貨制,我們的出貨周期非常短,一般能在一周內出貨,最快甚至能達到客戶第1天下單,廠家第2天出貨的速度。”
正是這種模式,能避免代理商因出貨周期長而導致訂貨資金的長期扣壓,實現其資金的快速流轉,因此受到不少代理商的歡迎。“以前許多在福建、廣東拿貨的客商,現在也開始在西柳拿貨。”吳寶琦說道。
其實,雖然近年來西柳男褲發展迅速,但西柳男褲企業的渠道多以西柳市場為依托,以服裝專業市場為立足點,這也導致了西柳男褲的單價普遍不高。
韓輝向記者坦言道:“我們目前男褲的批發單價多為幾十元到200元不等,單件價格并不高。所以,西柳就打出‘中國男褲看西柳’的口號,大力推行品牌建設,提升西柳男褲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
顯然,執著于品牌建設的并非西柳一家。
{page_break}
代工VS品牌
同樣依托專業市場起家的廣東白馬服裝城,在今年也組織了8家女裝品牌參展CHIC2014。
對于本次參展的效果,白馬服裝市場營銷推廣部經理劉潔告訴記者:“本次參展效果超出了我們的預期,8家品牌在展會期間獲得的訂單金額超過百萬元,并且許多商場也希望同白馬達成合作,從白馬尋找品牌。”
能取得良好的參展效果,在劉潔看來,與其多年來堅持品牌轉型的道路不無相關。
“白馬作為首批品牌孵化基地,一直鼓勵、扶持商戶培育發展自主品牌。多年來,白馬自身也在力行轉型,除了不斷加強對市場硬件的升級改造外,也著力探索傳統市場的電商之路。”劉潔對記者說道。
顯然,孵化品牌,也成為越來越多產業集群的轉型選擇。
以今年參展集群山東即墨為例,其下雖有即發、雪達等體量頗具規模的針織出口企業,但卻鮮有在全國市場有影響力的服裝品牌。對此,即墨經信局科長王唯玉表示,品牌建設對即墨服裝企業未來的發展極為重要。
“雖然去年即墨服裝企業實現了22%的同比增長,但隨著人民幣升值、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對代工企業的可持續贏利造成了很大的威脅。”王唯玉認為,外貿環境的變化要求即墨必須進行產業轉型,發展品牌。
對此,即墨在去年成立中國服裝品牌孵化中心,針對即墨本地設計、品牌、渠道資源不足的短板,整合國內外資源,幫助即墨企業發展品牌。
“目前,我們的孵化中心已經入駐了186家企業。對于這些企業,我們會在租金、用電、物業等方面提供優惠條件。同時,我們也在與韓國優秀的設計資源進行對接,力求為孵化中心企業提供一些設計上的思路和啟發。”王唯玉說道。
但即墨轉型品牌并非就此水到渠成。王唯玉坦言,山東的企業家思想上還比較保守,很多人因為以前的失敗經歷對做品牌沒有過高的期望和熱情。“就連這次政府出資組織企業參展,很多企業都不愿意過來。”
雖然品牌溢價較高,但品牌孵化的高投入和低回報,確實讓一些集群望而卻步。堅守本業,則成為浙江大陳對自己未來的規劃。
{page_break}
抱團找路
作為全國知名的襯衫集群,大陳一直以襯衫代工聞名行業。
“在2012年之前,大陳的訂單都是100%的國外訂單,2012年之后,我們才開始接國內訂單。”浙江貝克曼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陳洪銀告訴記者,遭遇國際市場的困境,大陳也沒有改變做“專業制造商”的初衷。“做品牌對企業有著很高的要求,同做制造是兩種不同的‘玩法’。在看到太多企業因做品牌而得不償失的案例之后,我們決定專注于自己擅長的東西。”
對此,大陳集群中由3家較大的企業貝克曼、晉升服飾、三佳制衣牽頭,聯合13家企業成立大陳襯衫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共同接單,統一宣傳大陳襯衫的品牌。
“大陳集群多以小企業為主,資金有限導致企業在抗風險、資源整合、運營管理和對外宣傳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抱團成立公司能讓我們更好地規劃生產,統一管理,更利于大陳的長遠發展。”陳洪銀說道。
抱團的優越性也在CHIC2014上得以體現,據陳洪銀介紹,大陳襯衫這次在展會上接到了雅戈爾、太平鳥、GXG等國內知名企業的訂單,而這些ODM訂單相較于大陳之前的OEM訂單,在單件利潤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雖然不同于大陳對制造的堅持,但在轉型品牌的均安看來,要想發展品牌,更有抱團的必要性。
“做品牌對企業的要求更高,單憑一個企業的力量,很難整合優質的人才資源、渠道資源、生產資源、管理資源等。而對于占產業集中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來講,做品牌更是難上加難。”均安紡織服裝商會會長樊友斌告訴記者,為發展品牌,均安集群中的一些企業共同注資成立公司,對外統一使用“均安牛仔”品牌。
“我們成立的均安聯盟對使用“均安牛仔”品牌的企業有相應的要求,只有達到我們生產標準的企業才能使用這個品牌。同時,公司也會對每年的產品設計、生產進行統一規劃,對外統一宣傳,統一對接渠道資源。”樊友斌說道。
在CHIC2014上,均安將牛仔與咖啡相結合,打造牛仔生活體驗館,推廣休閑的生活方式。展會的獨特設計讓均安牛仔的品牌理念得到有效的傳達。樊友斌告訴記者,在展會接待的100多個有效客戶中,有65%都是商場資源,其中不少商場已對均安牛仔生活館發出入駐邀請。
“抱團參展讓我們今年參展的反響很不錯,我們已經向展會方預定了明年的展位。”樊友斌說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