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展會越開越多 招商效益卻在減弱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傳統零售終端渠道原有的優勢不斷轉弱,早些年,本土戶外品牌在不斷拓展傳統零售渠道所投入的大量資金成本,從門店轉讓費、裝修、鋪貨等費用都占用了品牌企業內部的大量資源,同時,戶外市場由于消費者更加理性,競爭對手的增加使得原有市場份額收縮,庫存增大、銀行收貸、現金流短缺等問題突出嚴重,這都讓戶外企業從原來的“外拓”轉為“內守”。
實際上,內守的品牌策略自然不再為如此高昂的入場券埋單,明后年大部分戶外品牌企業將忙著盤活企業現金流這一生命線,不斷收減不良渠道,尋求庫存變現。
而從市場角度,新戶外品牌不再進入市場,市場上的洗牌讓一些戶外品牌從此銷聲匿跡,剩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有實力的戶外品牌。本土戶外品牌在全國各地商場的渠道布局已日漸成熟,不再像前兩年求人進場,不少商場甚至都主動給品牌打電話聯系品牌進場事宜。這也意味著,展會的招商能力下降。
業內人士建議,國際戶外品牌以質取勝的營運思路在這一過程中可快速調整運營策略,同時,品牌價值促使產品溢價能力加強,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快速回收資金,補充現金流,使企業和品牌具有非常強大的抗打擊能力。
特別是“經過多年發展,這些戶外品牌跟國內體育用品品牌的發展軌跡幾乎同出一轍,它們都已經完成品牌塑造的基本階段,接下來,將從粗放的品牌批發過渡到精細的品牌零售時代。在這種環境下,不是你花錢做好展覽就是品牌做得好。終端店面已經是品牌力和產品力的集中點,由一個個點散發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品牌力,這也是展會平臺黯然失色的原因之一。”業界人士表示。
相關鏈接:
中國企業不畏風險和復雜性大膽投資非洲市場的努力贏得了廣泛贊譽。中國企業正在采用新的方式投資非洲。這些改變如果推廣開來,將更積極地影響中國的非洲發展議程,改善非洲對中國企業的態度。
布魯金斯學會網站12月18日發表該學會非洲增長倡議(Africa Growth Initiative)全球經濟和發展項目組客座研究員Witney Schneidman的分析文章稱,中國在非洲發現了新機遇和新方法。
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的國企開始為其非洲投資項目尋找以市場為基礎的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這可能包括西方私募基金等融資方式。體現中國新思維的一個例證,是今年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共同宣布成立一個總金額為20億美元的聯合融資基金。中國與非洲開發銀行建立伙伴關系被準確地定義為“重塑中國在非洲的經濟活動并提高其效率”。
投資策略的轉變為中國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非洲開發銀行捐贈國進行三邊合作創造了新機遇。此外,中國可利用這種參與國際開發機構的新方式,更好地解決商業糾紛。
中國也意識到了投資企業更積極融入非洲當地社會的必要性。事實上,盡管對于很多中國企業而言,企業社會責任仍是一個新概念,但在2013年,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一份關于中非貿易的報告關注到了這一概念。
該報告還稱,中石油在非洲的員工中,有82%(17600人)都是當地人。中國五礦集團在贊比亞雇傭了12500名當地人。
華堅鞋業集團在埃塞俄比亞建立一處鞋廠的決定,也反映了中國投資非洲,利用特定市場作為制造平臺,再將產品出口到全球市場的新思維。不斷攀升的勞動力成本預計將使中國大陸對外輸出8千萬個制造業工作崗位,而且中國制造商和非洲各國政府都看到了這些工作崗位轉移到非洲將帶來的機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