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風格與傳統文化相融 演繹新中裝的大氣與內涵
非遺今夢,宋錦魅力CHIC展重現
3月18日至20日,鼎盛絲綢攜旗下品牌上久楷驚艷亮相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這也是鼎盛絲綢首次參加CHIC展,向觀眾全方位展示宋錦產品及宋錦文化。
亮點一:宋錦新中裝、宋錦箱包、宋錦面料等亮相展會,觀眾近距離觀摩。
亮點二:此番參展上海服博會,為了近距離展示宋錦面料的制作過程,給更多的人以感性認識,鼎盛絲綢還將傳統宋錦手工織機搬到展會現場,并有宋錦老師傅當場演示織造過程。
亮點三:《宋錦新中裝》絲綢手繪紀念封,19日在上海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上首發。此款共發行1000套的紀念封,由海派畫家、郵票設計家張安樸繪制,由吳江鼎盛絲綢以宋錦傳統工藝織造而成。在工藝方面,該紀念封同樣應用了以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的工藝;在紋樣組織上,精密細致,質地堅柔;在圖案花紋上,對稱嚴謹而有變化,豐富而又流暢生動;在色彩運用上,艷而不火,繁而不亂,富有明麗古雅的韻味。宋錦的特色在紀念封上獲得充分展現。
宋錦,是指宋代發展起來的以桑蠶絲為原料經線和緯線同時顯花的具有宋代藝術風格的織錦。具有質地柔軟堅固、圖案精致、具有啞光特點、耐磨且可以反復洗滌等特征,被賦予中國“錦繡之冠”。
宋錦本身的特色,讓它滿足了北京APEC會議組委會對服裝的要求:面料材質要充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既低調、內斂、不奢華,又要兼顧現代典型特征。由此,“新中裝”應運而生。2014年11月10日,參加2014年APEC會議的各國領導人及配偶穿戴“新中裝”亮相,這也為中國“中式”服飾的發展開啟了新路。
鼎盛公司董事長吳建華表示:“‘新中裝’的成功,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應該讓時尚風格融入傳統文化,‘新中裝’就是傳統技藝與時尚風格成功結合的示范,這也促進了‘中式’服飾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興盛。”
吳建華還有更長遠的發展目前,他希望有朝一日,以“新中裝”為藍本的中式服裝能發展成國服。吳建華說:“在一些隆重的正式場合,我們國家應該有自己的服裝,而不是所有場合都穿西裝。我們希望更多的普通人能在較為隆重、正式場合,穿上能代表中華文化特色的中式服裝,到那時候才算我們這類‘中式’服裝企業的真正成功。”
多年參加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的鼎盛絲綢,本次首度亮相CHIC2015第2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就是為了將特色面料展示給更多的服裝企業,促進“中式”服裝的健康發展。宋錦面料、“新中裝”服飾、宋錦箱包、宋錦圍巾等產品都亮相在了鼎盛絲綢的展會現場。
吳建華說,“今年我們選擇參加CHIC展,首先是為了向更多人介紹宋錦,許多人都只是聽說了宋錦和新中裝,但從未見過宋錦紡織品的真面目,我們將借助本屆展會將宋錦及APEC原版服飾展現給大家,也歡迎更多的加盟商和客商來現場觀摩。同時,我們希望通過展會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將宋錦及傳統文化發揚廣大。”
2014年APEC會議之后,除卻推廣“新中裝”,鼎盛絲綢還通過對宋錦工藝的深層研發,打造了特色的宋錦新品。鼎盛絲綢早在2013年2月就聘請國家級宋錦傳承人錢小萍擔任企業宋錦研發項目的技術顧問,這無疑大大提升了宋錦成功創新發展的幾率。
作為國禮的宋錦圍巾在市場上頗受大眾青睞。宋錦漂亮、精致的特質在圍巾里都得到了凸顯,其更是代表了中國絲綢的高端品質,所以,眾多群眾以擁有宋錦圍巾而為榮。而鼎盛絲綢強大的技術優勢與設計優勢也將宋錦圍巾的這一地位牢牢保持。
同時,鼎盛絲綢還跨行箱包領域。2012年4月,世界第一款宋錦包就已誕生,并引起了業界及消費者強烈反響,現在,其發展的更為紅火。吳建華告訴記者:“我們的初衷是根據宋錦本身的特色創造出更多的產品,以展現宋錦的用途和魅力。在歷史上,宋錦一般用來裝飾箱包。鼎盛絲綢創造性地利用宋錦的特殊織造規格與風格,生產出了具有特殊效果的箱包產品。”
鼎盛絲綢對古老宋錦的探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傳統文化的崛起與創新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現在,云錦、蘇繡、廣繡等一系列紡織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引起了社會的廣大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興盛。
2014年4月,“上久楷”宋錦展廳在外交部設立,目前,“上久楷”宋錦產品被選為國家領導人出訪國禮、外交部禮賓司定點采購等禮品,其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性展會,并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友人。此外,鼎盛絲綢打造的國內首個以宋錦為主題,集科普教育、生態休閑、旅游購物于一體的絲綢文化產業園“中國宋錦文化園”,于2014年12月已開園。這進一步拓展了宋錦產業化,也更好地弘揚了宋錦文化、絲綢文化。
吳建華表示:“宋錦及其制成品的發展態勢蒸蒸日上,在‘新中裝’概念正在廣為流行和傳播之際,我們理應抓住機遇,將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絲綢推向時尚巔峰,推向世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