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奧巡演:男裝品牌看重中國市場
據法國媒體4月14日報道,迪奧·桀傲Dior Homme品牌每年1月份均會在巴黎進行冬季新品發布會,而隨著該品牌越來越注重中國市場的擴展,其自2013年起更是在中國地區安排了場面更加豪華的新品走秀。
改革開放以來,作為首批接受外來合作投資的南方省區——廣東省,已在沿流珠江的見證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隨著大批的外資企業將勞動力制造業轉移至中國其他地區甚至是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今日的廣東省再也不是當初那個靠著廉價勞動力而發家的小地方了,它現已成長為讓公眾娛樂消費的“服務區”,并張開雙臂向國外內企業提供更多盈利及發展的機會。也因此,Dior Homme此次第三輪在中國的展示工作選擇了這個潛力大都市——廣州。本次的展臺設計工作由法國著名建筑大師保羅·安德魯負責,他采用了戲曲與歌劇式的現場配樂方式,在7萬平方米的空間中,為六百名中外嘉賓獻上了一場成衣秀宴。
中國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據悉,Dior Homme是繼2013、2014年分別在北京、上海舉辦男裝大秀后,于今年4月8日繼續巡演于廣州。當晚紅毯眾星云集,迪奧花美男們在廣州交響樂團四十位音樂家精湛的交響樂伴奏下魚貫而出,演繹“流連于晝夜之間的浪漫”主題。Dior Homme此次大秀是廣州大劇院首次承辦該規格的時尚活動。此秀場音樂由法國電子音樂大師國德蘭姆編曲,湯姆斯·胡賽指揮,而國德蘭姆更是親臨現場表演,為觀眾帶來重重驚喜。且不論來自歐洲各國的三十余位頂級模特兒有多么優秀,這場秀的幕后團隊也均是十分出色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見,迪奧·桀傲品牌對于中國市場是多么的看重。據評估,此次迪奧·桀驁在廣州的首秀承包區域是其在歐洲秀場的四倍,其觀賞嘉賓人數也是歐洲方面的七倍之多。
現如今,迪奧品牌在中國地區的店鋪數量多達四十余家,其中更包括18家迪奧·桀驁店,這使中國成為全世界擁有迪奧男裝店鋪數量最多的國家(全球迪奧·桀驁店鋪共有六十余家)。對此,迪奧品牌的首席執行官西德尼· 托萊達諾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如今,奢侈品對于中國來說算是很重要的一項生活品質象征。如果說高端手表買賣已在大環境政策下趨見低迷,那么我相信,這對于時尚品牌和高端配件來說卻正是發展的最高契機。”
當然,法國迪奧并不是唯一一個能夠在中國市場中代表外資企業的標簽。包括德國的Boss、意大利的Zegna(杰尼亞)及Canali在內的眾多國外時尚品牌均在中國市場中贏得了相當多部分的營業額。
事實上,隨著中國社會的演變,中國人對于男裝的看法也正在逐步演化。對此,西德尼· 托萊達諾表示:“我們并不打算與大眾服裝品牌進行競爭,因為迪奧服飾在縫紉工藝方面更有威望。我們面向的顧客是更加年輕化及更加向往文雅著裝風格的人群,他們往往對于衣著十分挑剔。”自2007年起,Dior Homme的創意總監克里斯·凡·納什便提出了使市場種類多樣化的想法,他指出:“迪奧品牌如果想要在中國市場獨樹一幟就必須專注于開拓時尚。我的創作是在融合了傳統與現代風格的基礎上,加深了我對多元性和個性之間的探索。當代風尚的創作是一個不斷前行的過程,每一次中國之行對于我,都是這個過程的推進。”
“量身定制”的策略
創意總監克里斯·凡·納什還表示:“我從不認為成衣應與穿著者的國籍掛鉤,反倒是應該與每個人的風格相聯系。我對‘奢侈品’的理解就是‘要能夠向顧客提供更多的選擇’。自我到迪奧任職以來,我便一直致力于創造針對全球各地人群的迪奧服飾。我希望,最基礎的服裝模式能夠隨著不同地區的轉移而發生些許改變,例如,氣候稍暖地域的客戶也非常有可能身穿迪奧服飾前往其他地區,這也就要求我將服飾布料、樣式等因素綜合考慮。在Dior Homme,我們為各種不同類型的男士提供服裝,不管是優雅的,還是現代的,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單品。因此,迪奧始終貫徹‘量身定制’策略。”
盡管在過去兩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有所放緩甚至倒退,眾多國際品牌仍然瞄準中國市場,頻繁前來中國作秀。作為唯一一個連續三年不間斷在中國舉辦時裝秀的品牌,Dior Homme 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如此大規模地在中國市場進行宣傳的品牌。據迪奧集團搜集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12月31日,2014/2015財年二季度整體收入在時裝皮具部門及時裝部門的推動下增長提速,增速從一季度的6.1%大幅提升至10.3%,收入達到96.74億歐元。集團上半年收入總計174.73億歐元,較去年同期161.25億歐元上漲8.4%,其中中國市場份額占據不小。對此,該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德尼· 托萊達諾曾多次公開表示看好男裝市場,也十分看重中國市場的巨大前景。
小編認為,一方面奢侈品的價格面臨著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另一方面,奢侈品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只有精耕某個市場才可能會有所建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