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薪趨勢有望持續多年
這讓人感覺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過去兩周來撼動中國南方制造產業帶的一連串罷工和自殺,很可能標志著中國已不再是提供無窮無盡廉價勞動力的地方。對中國經濟而言,這可能是一件大好事。
在廣東省的制造業中心,人們熱議著兩則不同但相關的新聞:一是代工生產蘋果(Apple) iPad平板電腦和其它高科技設備的富士康(Foxconn)發生了一連串自殺事件,二是本田(Honda)的一家零部件廠發生令人矚目的罷工。
這兩件事也都帶來了引人注目的加薪:富士康員工加薪30%,本田工廠提議加薪24%(工人們要求加薪50%)。
這些動態與中國各地薪資普遍上漲的總體趨勢吻合。在東南沿海的另一個出口中心溫州,職業介紹中心信息科科長戴琴蘭表示,今年當地多數工廠的工資已上漲了20%。北京市昨日宣布,將把最低工資提高20%。
“在華企業的工廠仍然能夠招聘到年輕工人,但廠方將不得不支付高得多的薪資,”北京龍州經訊(Dragonomics)董事總經理葛藝豪(Arthur Kroeber)表示。
這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數年來一直有報道稱,廣東部分地區出現員工短缺,在2008年后期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出口業之前,薪資曾出現漲勢。同時,中國的薪資水平仍僅相當于墨西哥的三分之一,巴西的四分之一。
相反,本周從廣東傳來的加薪消息,標志著整體格局向有利于勞工的方向轉變,這一趨勢在近幾個月加速,并很可能持續多年。這些加薪反映了強大的人口結構變化,其原因是30年前出臺的“獨生子女”政策,這意味著進入就業市場的新勞動力人數正快速下降。經濟學家們表示,中國已經觸及(或正在逼近)“劉易斯轉折點”,即富余的農業勞動力“池”逐漸枯竭,引發工業工資大幅增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蔡昉針對這一現象撰寫了不少文章,他表示,中國農民工的工資在過去10年的最初幾年增長了2%至5%,在2004-07年期間增長大約7%,而去年猛增了16%。
在宏觀經濟層面,工資通脹確實會帶來不少麻煩。中國在過去10年能夠實現兩位數增長,而通脹卻微不足道,部分原因就在于工資的增幅小于生產率的增幅。但如果工資繼續上漲,那么正常的通脹率就可能更高,而有些人擔心中國經濟已經過熱。
通脹不斷上升,可能導致更高的利率,這可能給地方政府造成很大壓力,因為它們在去年大舉借貸,為刺激計劃中的基建項目融資。
不過,工資通脹是北京方面主要長期經濟目標的先決條件之一,這個目標就是提振消費,減輕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提高中國百姓的收入,是鼓勵他們減少儲蓄、增加支出的最佳途徑;在某些觀察人士看來,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
“眼下在中國,我們看到的情況與許多人頭腦中的印象相反,”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教授、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爸袊M者正開始消費?!?/P>
消費繁榮進而將帶來較小的外部盈余,因為中國將從世界其它國家進口更多商品,推動全球經濟的再平衡過程。只要潛在的通脹飆升能夠在代價不太大的情況下得到控制,中國就將大大得益于更高的薪資水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