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新中國60項重大發明(四)
4.我國第一枚導彈
發明簡介:1960年,我國第一枚導彈在中國的土地上發射成功,開創了我軍武器裝備的新紀元!
影響: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東風"1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向掌握導彈技術方面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 第一枚“爭氣彈”的成功發射,打破了霸權國家“中國的導彈永遠上不了天”的預言,開創了人民共和國戰略導彈部隊的通天之路。
5.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
發明簡介:1960年2月19日,上海機電設計院自行設計制造的t—7m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匯簡易發射場試射成功。
影響:這一成果開始了中國的“空間時代”。這是中國探空火箭技術取得的第一個具有工程實踐意義的成果。
6.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
發明簡介:1961年12月,江南造船廠成功地建成國內第一臺12000噸水壓機,為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填補了一項空白
7.集成電路
發明簡介:1965年,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塊集成電路在上海誕生,僅比美國晚了7年。
影響:自1965年研究開發成功第一塊單片集成電路以來,我國建立了幾個集成電路重點科研和生產基地。現在每年可生產2.5億塊電路,增長幅度達45%。“九五”末期集成電路批量生產的水平為1—1.5微米,研究水平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藝技術預研取得成果。
二、 1970~1979
1.雜交水稻
發明簡介:被世界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稱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秈型雜交水稻比傳統水稻
增產30%以上,它在全國的推廣應用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水稻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的國家。
影響:直到90年代,雜交水稻的影響還在繼續。袁隆平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許多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了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雜交水稻的誕生,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肚子問題,還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2.激光照排技術
發明簡介:從1975年開始,王選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以后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跨越當時日本的光機式二代機和歐美的陰極射線管式三代機階段,開創性地研制當時國外尚無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統。所謂激光照排技術,就是將文字通過計算機分解為點陣,然后控制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掃描,用曝光點的點陣組成文字和圖像。通俗一點來講,實際上就是電子排版系統的簡稱。
影響:激光照排與活字印刷的意義十分接近,這也是它的主要發明人王選被譽為當代畢昇的原因。激光照排的出現,使印刷業告別了危險(易引起鉛中毒)、低效的鉛字印刷,走上了高效便捷之路。事實上,激光照排的作用意義不僅僅是華文印刷技術的改革和升級,它對中華文化傳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推動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其科技范疇,在漢字信息處理領域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
3.青蒿素
發明簡介:1972年,科研人員終于從青蒿里提煉出抗瘧疾的化合物―――青蒿素,并于1973年在云南和海南等瘧疾高發區進行了臨床試驗。青蒿素是新中國研制的第一個化學藥品,標志著我國新藥研發取得歷史性突破。
影響:治療瘧疾快速、高效、抗藥性小的青蒿素,被國際社會譽為抗瘧藥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藥品。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截至2002年,已獲得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歐共體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復方藥物發明專利權,成為我國率先在國際上獲得專利的化學藥品,也是世界復方類藥物中擁有發明專利保護國別最多、專利覆蓋面最大的藥物之一。
4.我國第一艘核潛艇
發明簡介:1971年8月22日,中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首次以核動力駛向試驗海區,進行航行試驗。1974年1月進行檢驗性試航,1974年8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命名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為“長征1號”,正式編入海軍序列。
影響:從此中國海軍作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海軍跨入了世界核海軍的行列,它標志著中國艦艇裝備技術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5.中國第一臺托卡馬克裝置(ct-6)
發明簡介:從1972年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陳春先和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嚴陸光等人組成課題組,開始研制我國第一臺鐵芯變壓器托卡馬克裝置—— 北京托卡馬克6號(ct-6),并于1974年正式建成,引起國際物理學界的高度重視。該裝置于1974年開始運行.利用該裝置,進行了平衡不穩定邊界的觀測以及微波預電離、清洗放電等實驗工作。
影響:北京托卡馬克6號的研制成功不僅是我國當年最好的科技成果,也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核聚變的壟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