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審核“轉風向” 今年來服裝企業IPO過會率未過半
11月2日,模式擬IPO公司的發審口徑從嚴把控,或是服裝企業IPO被否的主因。
淑女屋的主要產品為女裝、童裝和床上用品,2008年至2010年凈利潤分別為5816.7萬元、4183.1萬元和6077.3萬元,報告期內主營毛利率保持在53%以上,高于部分同行上市公司,顯示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對于公司IPO被否,有業內人士透露,發審委對募投項目的產能消化存在疑問。據資料,公司本次擬募集資金4.32億元,投入營銷渠道擴建、大浪服裝家紡生產基地建設和信息系統技改3個項目,其中營銷渠道達產后將新增322家直營店。截至2010年末,淑女屋擁有795家門店,其中642家為直營店。這意味著募投項目達產后“戰線”將拉長40%以上。
另一個可能的問題是,盡管銷售模式以直營為主,但報告期內淑女屋的加盟收入仍有一定幅度增長。而加盟商模式容易導致“數據失真”,這正是監管機構審核關注的重點。
回看今年以來服裝類企業(不包括家紡、制鞋等)的IPO情況,一條“分水嶺”清晰可見。2010年,凱撒股份[12.76 0.24%]、希努爾[22.62 0.76%]等多家服裝企業“一馬平川”集群上市,成為資本市場一大亮點。但今年以來,服裝企業IPO環境迥然不同,迄今亮相的11家公司僅5家過關,過會率僅45%。
從審核時點看,今年4月之前,森馬服飾[48.89 -1.23%]、九牧王[26.33 -0.49%]IPO相繼過會,延續著服裝企業IPO此前的“高景氣度”。但4月20日和4月22日,舒朗服飾和上海利步瑞服飾上會相繼被否,隱約預示著服裝企業IPO審核面臨“拐點”。此后,原定于5月6日上會的珠海威絲曼服飾的IPO審核被臨時取消;7月18日,維格娜絲時裝IPO又遭否決;10月24日和11月2日,福建諾奇和淑女屋IPO相繼被否。
今年下半年,“碩果僅存”的3家過會服裝企業為朗姿股份[38.80 0.94%]、百圓褲業、棒杰股份。
由于監管部門的反饋意見未披露,無法判定每家被否公司的癥結,但市場人士認為這與審核“風向”轉變有關。本報曾于今年6月28日報道,由于涉及收入確認真實性的問題,監管部門對采用加盟、經銷這兩種模式的擬IPO企業審核口徑趨嚴。如果企業采用加盟方式,發審委要求核查并上報三年報告期、每一家加盟店的營收、凈利等財務指標;如果采用經銷模式,則需提供三年報告期、每一家經銷商的終端客戶明細。由于大部分服裝企業涉及加盟或經銷模式,上述審核新標準不啻于一場行業性“地震”。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宏觀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加及各類成本的不斷攀升,加之同類上市公司的“對比效應”,二三線服裝企業的IPO闖關難度可能會越來越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