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遇到市場化遇阻不是偶然
防丟智能鞋作為可穿戴設備中的一員,遇到的問題是整個可穿戴產品市場不明朗的縮影。可穿戴設備遇到市場化遇阻,并非偶然現象。
2014年被譽為可穿戴設備“元年”,媒體熱炒,資本大量注資,民眾的關注度也大量提高。然而在一派熱鬧景象背后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事實。目前除了在醫療領域商業模式較為清晰之外,其他領域的可穿戴應用依然模式模糊。
據最新報告估計,明年可穿戴設備銷量規模將從2014年的1920萬增長至1.11億以上。一年的時間增長五倍,這個速度不可謂不快,但是從其總量上來說,1億元的市場卻并不算十分顯眼,并且這個總量被稀釋到各個具體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時更會變得更少。
“技術存在缺陷、功能單一、難以量化生產、市場依舊處于概念化階段,這是可穿戴設備遇到的幾大主要問題。并且可穿戴設備并非剛性需求,消費者完全可以選擇不花昂貴的價格購買一個功能不穩定、不成熟的產品。”一位業內人士說。
據他介紹,雖然廠商近年來在可穿戴設備的投入研發不斷增加,但就整體而言,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依舊停留于概念階段和實驗階段,真正能夠進行市場推廣產生商業效益的產品還很少。并且可穿戴設備在續航、外觀、實用性等方面,雖然進步巨大,卻難有革新性突破,卻難以給人眼前一亮的驚喜。
總的來看,目前的可穿戴設備面臨著產品不成熟,生產不成熟,市場也不成熟諸多難題,若想真的實現可穿戴設備的商用化和實用化可能尚需時日。至于這個時間是多久?五年亦或是十年,或者更久,就難以預知了。
相關鏈接:
“智能童鞋至多是一個終端而已,大數據才是核心所在!”一位科技界人士如此分析百度進軍智能鞋生產領域的意圖。
“如果智能童鞋僅僅局限在一個防走丟的小功能上,它的價值遠遠不能得到體現。只有當這種智能童鞋成為童鞋的一個標配(就如同目前流行的暴走鞋一般),通過對童鞋所傳達的大數據進行分析,才能真正體現出其價值。比如,可以對智能童鞋的跟蹤,了解兒童在節假日的運動軌跡,對于商家而言,他們可以對此進行有針對性的營銷,并在合適的地方開設門店;而對普通大眾而言,他們也能通過這些數據更好地發現熱門的兒童場所,進而對出行進行指導。”這位科技界人士說。
目前來看,防丟智能鞋市場還處在萌芽階段,雖然有多家企業已經加入到研發生產中,但目前前景似乎并不明朗。而且主打“防丟”功能對消費者究竟有多大吸引力,是否功能過于單一?會不會在有些企業還在苦心研發初代產品之時,智能鞋已經迅速進入2.0時代?市場云譎波詭,有時對新事物接受很慢,有時候又可以快到領產品更新換代跟不上市場需求。智能鞋到底能走出怎樣一條路,實難定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