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纖檢所兩項蠶繭標準類項目通過驗收
日前,南充市纖檢所承擔的《桑蠶干繭干燥技術規范》和《蠶繭干繭貯藏技術規范》兩項科技項目,通過認真調研、起草、征求意見和完善后,于近日通過專家審查驗收。兩項標準的審查驗收通過,將有效規范當地桑蠶繭生產經營行為,提升南充蠶繭品牌質量,為當地的蠶桑產業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相關鏈接:
算機測色配色系統由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軟件系統為測色配色系統軟件,采用庫貝爾卡-芒克(Kubelka-Munk)理論為光學理論基礎,能夠修正單一織物和混紡織物的配色,建立和管理顏色配方庫,控制生產質量,并能夠智能校正配方以補償拼色配方染料間的相互作用。硬件系統為分光光度測色儀,其基本組成是光源、分離單色光器和光電檢測器。
在這過程中,首先要建立染料的定標著色基礎數據庫,設定配方預測的色度環境參數,(配色及同色異譜評價光源、光譜范圍與波長間隔、CIE標準色度系統、染色工藝、染料組合模式以及染料配方色差容限等),然后測量標準色樣,對染料配方進行預測計算,得出初步配方后要進行小樣試染,最后進行配方修正,使色差達到最小。一般運用計算機測色配色系統所得到的配方只需1~2次修正,就可達到要求。
每種底基布要從生產中的待染布上取材,其中一部分經直接測定后,將數據存入電腦,另一部分用于制作基礎試樣。材質相同而組織結構不同的織物、組織結構相同而前處理不同的織物等,均應視為不同種類而分別測定。制作基礎試樣的染料品種應盡可能多一些,這樣在配色時可從不同色相的多種染料中得到符合要求的數種配方,選擇余地較大,從而可得到滿意的效果。為確保配色準確性,當改用不同批號的染料后,應做染料力分試驗。每一種染料要染成8個不同濃度(對織物重)的基礎試樣。染色濃度的范圍及濃度的檔次劃分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在試樣制作中,還應注意試樣應由同一人制作,以保證手法一致。制作一套基礎試樣的染料不能分8次稱取,應一次稱取一定量的染料配成染料原液,按欲配染液的濃度稀釋,以得到不同濃度的染液。基礎試樣的制作條件要盡量模擬大生產的工藝條件。染浴pH值、助劑種類和用量、時間、溫度、浴比、后處理條件等均應與大生產相同。
對于混紡織物或紗線,還要根據大樣生產所采用的一浴法或二浴法取得染色和沾色的基礎試樣。為了做到這一點,應使用化學方法剝掉原材料上的一種組分,取得兩種單一組分的織物,用來制作染色及沾色試樣。
在存儲基礎數據之前,要對基礎試樣進行測定。測定基礎試樣一般有以下原則:盡可能選擇大孔徑測孔;表面不均勻或較粗糙的織物要多點測定,取其平均值;一套試樣的被測面(正面或反面)及紋路方向要一致,如果是紗線試樣,應預先將其繞于板架上,密度均勻、縱橫層數相同,最好纏繞4層,如果將其織成布片后再測,結果會更準確;絨類及毛毯類試樣,測試前在測孔上加一塊石英玻璃,被測試樣壓抵于玻璃外側;毛圈織物(毛巾產品等)的基礎試樣要將所用紗線織片后測定。
用計算機測色儀進行測色時,首先要對電腦和測色儀設定、規范統一的參數,如D65光源、100視場、或SCE、CMC中L/C=2/0.5或2/l等。測定顏色前要運用黑白板對測色儀及電腦分別進行校準;被測物在測色孔內必須保持平整和一定張力;注意被測物的組織、正反面差異及斜紋、起毛面等的影響;必須注意染色的均勻情況,若不勻染須重做;以不同角度轉動被測色樣布,有明確方向性的一經向測色;若被測色的布樣夠大,盡可能采用大孔徑測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