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鳥:一個特殊的衣架
顧客下訂單后便產生唯一的編碼,將這個編碼輸入芯片,開始一件服裝從生產到完工的全部“行程”。在這整個行程中,每件服裝都會有專屬的智能“衣架”全程保駕護航。
在參觀報喜鳥這個智能化高級定制工廠時,工作人員著重提到了這個特殊的“衣架”。
在這個工廠里,所有的工位上都覆蓋著“衣拿”智能制衣吊掛系統,訂單生成后,每件衣服配置專用的“智能衣架”, 芯片信息便存儲在這個衣架內。從面輔料裁剪開始,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這個衣架上,跟隨著“衣拿”智能制衣吊掛系統流轉在每一個環節。
每道工序上的工人都配有一臺無線射頻識別器,當訂單流經這個工序時,識別器便可以讀取信息,該道工序的操作說明會顯示在工人面前擺放的平板顯示器上。若流經的工位不是指定的工位,衣架將帶著所有物料直接流走,到下一個工位。
在“衣拿”智能制衣吊掛系統上,每一件等待加工的服裝,其所有原料、輔料及操作流程,通過這個專用衣架,都可以精確到個體進行識別和控制。
相關鏈接:
今年體博會的安踏館主要分為COC比賽裝備區和跑步科技區兩大展區。其中,COC比賽裝備區又按照不同的運動項目劃分為領獎裝備區、體操裝備區、舉摔柔裝備區、跆拳裝備區、水上裝備區和冬季運動裝備區。
當記者走進安踏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而壯觀的領獎裝備區,這里陳列了自2009年起安踏為歷屆重大國際體育賽事中國體育健兒打造的領獎裝備,包括溫哥華冬奧、廣州亞運會、倫敦奧運會、索契冬奧會、仁川亞運會等國際大賽的領獎裝備均一一亮相!
據介紹,從溫哥華冬奧會到倫敦奧運會,再到仁川亞運會,安踏為中國健兒提供的領獎服都以中國龍為設計主題,因此也因此被譽稱為安踏“冠軍龍服”。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元素之一,安踏將“龍”元素融入到每個重大體育賽事的領獎服中,以“龍”形象作為歷屆領獎服的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希望“龍”精神可以激勵中國運動健兒在賽場上再創輝煌,榮耀中國。
以2014年索契冬奧會冠軍龍服為例,安踏將“九龍壁”作為核心設計元素,把九龍壁上九條不同形態的龍形象印刻在了領獎服上,傳承了“冠軍龍服”一貫的設計理念,衣服后背“china”字樣則根據漢字宋體描繪,凸顯中國特色。在面料上,龍服整體選用中國傳統的針織面料,代表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織造工藝,而領口的色織螺紋、袖子的對稱織帶拼接手法以及象征榮耀的金色拉鏈扣設計提升了整衣的品質感與時尚氣息,堪稱中國“最時尚”的奧運領獎服。自2009年以來,安踏就希望通過中國體育代表團穿著“冠軍龍服”向全世界傳播中國“龍”文化。
與冠軍龍服代表中國文化、展現中國魅力不同,安踏為國家體育總局五大運動管理中心提供的比賽裝備則要求更具功能性,需要幫助運動員們在賽場上發揮出更好的水平。當記者來到了舉摔柔運動裝備區,一款“噸位級”的舉重鞋立刻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是安踏為仁川亞運會中國舉重隊專門打造的‘噸位級’舉重鞋!它不僅能承受運動員的體重和杠鈴的重量,同時還能支撐運動員在舉起杠鈴時所產生的巨力,可想而知它需要多么強的穩定性和抗壓性!”安踏品牌總裁鄭捷告訴記者。安踏在研究中發現,舉重運動員對鞋的高支撐、高穩定需求正好與安踏A-FORM科技特性相匹配,安踏將此技術改進升級后應用到舉重鞋中,很好地滿足了運動員們的比賽需求。
同樣,在冬季運動裝備展區,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更是到了精湛的地步。以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服為例,安踏采用了特制的高科技面料,這不僅令運動員穿著舒適、保暖蓄能,同時還能有效降低滑冰中的風阻,并加強包裹性和安全保護功能,防止在意外滑倒時冰刀的割裂。“我們針對短道速滑運動員容易摔倒的特點,在比賽服的手腕、腳踝、膝蓋后面血管及肌肉交錯的關節部位使用了防彈材料合成纖維,從而保證運動員即使摔倒。”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負責人阮果清告訴記者。此外,水上裝備區、跆拳裝備區和體操裝備區都一一展示了每個項目的科技裝備,它們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運動屬性和科技特征。
當然,除了這些“國家隊”裝備外,安踏跑步科技也在本屆體博會上大放異彩。彈力膠、柔軟柱、易彎折、能量環、雙承底等5大跑鞋科技全面亮相,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參觀。特別是一款為中國極限馬拉松運動員陳盆濱“挑戰100天100個馬拉松” 專門打造的“Challenge 100”的跑鞋,更是匯聚了安踏當前最新的跑步科技成果。記者發現,“Challenge 100”的外觀十分簡潔流暢,略帶中腰的鞋身設計使得鞋子的包裹性非常好,鞋面也很好地貼合足部,跑動十分舒服;在鞋面上,“Challenge 100”采用大面積的工程網布打造,這使鞋面透氣而舒適,為跑者帶來清爽的穿著感受;另外,“challenge 100”的后跟緩震技術則采用了分層結構及減震材料應用,使得后跟的緩震效果更加強大;最后,“challenge 100”后跟出搭載了安踏經典的A-CORE芯技術緩震科技,可以提供良好的緩震性和回彈能力,更好地保護膝關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