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建海外倉走品牌路是正道
針對復雜演講的外貿形勢,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并表示將鼓勵出口企業建“海外倉”和實現“品牌化”。在該政策措施中,國務院方面指出,其將繼續創新并完善多種貿易平臺,加快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出臺跨境電子商務貿易便利化措施,并鼓勵企業在海外設立批發展示中心、商品市場、專賣店、“海外倉”等各類國際營銷網絡。
除此之外,從新推出的政策措施中,為了保持貨物貿易穩定增長,國際將支持擁有知識產權、品牌、營銷網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產品出口。所以說,品牌化或成為了跨境出口的另一趨勢。而針對出口退稅,國務院方面稱將完善出口退稅政策。
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負擔較重地區的補助力度,進一步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確保及時足額退稅。適時擴大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試點范圍。2015年第一季度我國出口總額為3.15萬億元,增長4.9%,但三月單月的出口額僅為8868億元,較2月下降14.4%,而此前預期增長為8.2%。針對3月份出口總額的較大跌幅有專家認為我國出口狀況不容樂觀,而今年以來國家也為了穩定貿易增長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
相關鏈接:
針對4月外貿數據,招商證券宏觀研究部門此前點評認為,4月份的進口數據顯示內需仍然較為疲弱,實體經濟亟待宏觀政策支持。
光大證券研報則認為,外需的疲弱給國內政策帶來更大放松壓力,資本市場將繼續享受寬松流動性的推動。疲弱的外需對本就低迷的國內經濟增長勢頭帶來了更多下行壓力。考慮到經濟增長已經處在失穩的邊緣,政策將面臨更大放松壓力。近期決策層也明顯加強對經濟下行的關注,財政政策將有所發力。
實際上,4月份外貿數據公布后,政府對全年外貿狀況已經表示出明確的擔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在數據公布后的第二日便表示,外貿穩定增長,關乎產業發展、穩定就業和改善民生,關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前4個月進口降幅較大,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所致。”孫繼文指出。
據孫繼文介紹,近期,商務部組織調研組分別赴15個省(區、市)開展外貿形勢調研,對全國31個省(區、市)近6000家外貿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對80家廣交會參展企業開展深度訪談,對66個重點行業和前30大出口市場進行了認真分析。
孫繼文強調,總體上看,多數企業認為,國際市場需求低迷、部分市場局勢動蕩、人民幣對美元以外主要貨幣明顯升值、貿易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融資難融資貴和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
針對外貿困境,商務部此前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5年春季)》中已頗有給全年外貿形勢打預防針的意味。報告提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外貿發展面臨外部需求不振等諸多挑戰,加上國際市場份額已處于較高水平,中國外貿可能保持中低速增長。
報告認為,2015年,世界經濟將延續溫和復蘇態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際競爭更加激烈。中國經濟開局平穩,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新生動力加快孕育,但仍面臨下行壓力。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具備增長的基礎條件,但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沒有根本改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挑戰和壓力還在增大。
《國際金融報》記者整理發現,為減緩持續惡化的進出口趨勢,從4月起,國務院密集出臺了多項外貿穩增長政策。如4月中旬的《關于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擴大口岸開放,提升對外開放水平;5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提出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而5月12日最新公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對培育新常態下的對外貿易競爭新優勢提出了明確要求。
此外,據中國政府網的報道,在今年4月底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動詢問有關部門何時可以實施對部分國外日用消費品降低關稅的試點時,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稱8月或可實施,結果李克強總理明確要求6月底前必須實施。
據了解,此次會議除了決定6月底前開展降低進口關稅試點外,還提出了完善服裝和化妝品等大眾消費品的消費稅政策、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進一步推進境外旅客購物通關和退稅便利化、加快推進中國產品品牌提升工程,支持實體店發展,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等措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