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棉紗進口關稅將獲減免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西安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雙方就順應歷史潮流和各自實現民族復興的戰略需要、構建更加緊密的發展伙伴關系、推動中印關系實現從“英寸”到“英里”的飛躍做出重要的談話。在談到“一帶一路”的發展規劃時,習主席提到減免印度商品進口關稅將是大勢所趨,與東盟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文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享受一樣的待遇將是推進“一帶一路”順利發展的必要條件。
據了解,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6個老成員國的90%以上的產品實現零關稅,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已從9.8%降到0.1%,東盟6個老成員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也從12.8%降到0.6%。到2015年,中國與東盟4個新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將達到同樣的水平。
印度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大國、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全球最大的棉紗出口國之一,減免關稅政策的出臺勢必對該國棉花產業產生重大影響。據印度業內人士透露,印度總理訪華期間中國領導人表示將促進中印之間的棉紗貿易,并承諾將下調印度棉紗進口關稅。據某位業內人士稱,關稅的減免及棉紗進口無配額限制,這兩大優勢或將促進中國印巴紗進口量的再次突破,將會促進國內棉花與紡企的快速轉型。印度承諾將下調印度棉紗進口關稅。下圖是中國從各國家、地區進口棉紗的最低稅率。
相關鏈接:
歐美、中東等地生意不好做,不少鞋企又將目光轉移到了非洲市場。據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溫嶺辦事處統計,截至2015年2月底,溫嶺市出口非洲(與中國達成裝運前檢驗協議的非洲國家)的鞋類產品達到37批次,金額225.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28.6%和446%。
“以前溫嶺鞋企總把眼光對準東南亞、歐盟、美國等地,但這幾年在世界經濟萎靡的倒逼下,不少鞋企都開始走向非洲這個新興市場。”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溫嶺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出口非洲的溫嶺鞋企已有20多家。
據悉,非洲客戶對鞋類等產品要求更新速度快,再加上非洲國家人口多,對鞋子的需求量較大。而要立足非洲市場,在當地設立營銷點必不可少。這也是很多鞋企在開拓海外新市場時,屢試不爽的方法。這些或大或小的境外營銷點,在新興市場上異軍突起,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市場的訂單縮減。
“溫嶺很多鞋企都把營銷點直接設立在非洲,在利潤越來越薄的今天,避免了中間環節,這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方式。”臺州沙龍鞋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去年,沙龍鞋業對非洲的出口額就超過了100萬美元。
“溫嶺出口非洲的鞋子多為中低檔次。一雙鞋子平均價格不超過3美元。”一位溫嶺鞋企老板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市場雖然勢頭正猛,但也暗流涌動。“出口非洲的鞋子同質化惡性競爭比較明顯,再加上這幾年生產成本的大幅攀升,企業利潤越來越薄,出口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大量訂單開始流向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溫嶺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一位知名運動鞋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非洲國家對進口中國鞋的標準雖然比不上歐美,但隨著成本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薄,企業必須重視這一問題,走量已經不是制勝法寶,提高質量、提高價格才是長久之計。
相關部門也提醒,在輸非產品大幅增長的同時,企業仍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從事低端產品的生產,獲得的是短期利益,最終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乃至產業的轉型。如何從低檔次向高技術、高質量、高附加值的“朝陽產業”轉型,是中國鞋企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
事實的確如此。盡管去年以來,中國鞋類產品出口快速增長,企業的訂單大幅上漲,但出口單價并不高,企業利潤空間隨之下滑。
對此,福建南安市順昌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景水感慨:“從2013年開始,出口鞋產品的單價一路走低,2014年已經下滑了至少3%,而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卻在同步上漲,利潤下降5%。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銷量雖然上揚,利潤卻沒法持平,甚至不如2013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