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在建項目安全生產整治啟動
今年6月是第十三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發展”。5月29日,沈陽舉行安全生產月啟動儀式。從6月1日開始,沈陽市將對目前在建項目進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提升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水平。
據了解,活動時間將從6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將組織開展咨詢日、知識講座、安全文化行等一系列活動。
相關鏈接:
目前,“智慧沈陽”建設步伐日益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如何打好根基?就此有關部門和專家一致認為,地理信息技術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技術,解決城市可持續發展,要“互聯網+”,也要“GIS+”(地理信息系統)。智慧沈陽,未來可以實現用“一張圖”管理城市。
目前,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一張圖”及綜合業務電子政務系統已投入運行兩年多,大大提高了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審批服務和管理水平,實現了“以數管地”到“以圖管地”的轉變,實現了國土“批、供、用、補、查”和規劃實施的全過程網上審批及網上管理。
“一張圖”聽起來簡單,說起來其實很復雜。它是一套全新、完整的國土資源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以沈陽市政務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及框架數據為基礎,整合了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橫向各處室、縱向各分局的專題數據,實現了全局系統規劃國土資源的數據標準化、數據管理統一化、數據應用集成化。簡而言之,有了它,市、縣規劃和國土部門間就能做到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同時,“一張圖”對組織結構、工作流程進行優化重組,有效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縮短了審批周期,規范了審批流程,創建了高效、簡潔、實用、透明、人性化的工作平臺。
“目前,沈陽已經明確提出要實現‘城市管理一張圖’系統工程建設目標。”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信息中心主任陳乃權介紹說。
目前,沈陽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建成了覆蓋全市近1.3萬平方千米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類別包括矢量數據、影像數據、公交數據、地名地址數據、地理實體數據、三維景觀數據和三維實景數據等。
地理信息作為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將在城市全面數字化的基礎上,建立起可視化、可量測、可分析決策的智能化時空信息云平臺,為智慧城市提供支撐平臺。而地理時空信息的大數據特點,與云計算和大數據管理等IT技術的結合,將更好地服務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的各個環節。
美國環境系統研究所公司中國公司總裁何寧認為,所謂現代化,就是方便、快捷、科學,讓老百姓生活更加舒服。“更重要的是,讓這個城市的管理、規劃更合理。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是解決新時期城市發展問題的可行路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