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國制造的信心必須要在質量方面下功夫
冒牌奶粉案初發,國家食藥監總局聲稱“冒牌奶粉符合國家標準”,輿論嘩然。
此后披露的詳細案情,證明輿論“冤枉”了國家食藥監總局:嫌疑人在市場上購買低價品牌奶粉,灌裝成高價品牌奶粉出售。產品雖然是冒牌貨,“符合國家標準”也不假。進一步檢測的結果更讓人大跌眼鏡,這些冒牌的低端品牌奶粉,在食品安全和營養素指標上與其所冒牌的高端品牌相差無幾。
不同品牌,質量并無本質區別,消費者信任卻有云泥之別,這很值得我們深思。中國奶業曾經的不規范,讓整個行業都付出沉重代價。公允地說,這些年國內奶業的領軍企業,在產品質量上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但人們對國產品牌的信任依然如此脆弱,脆弱到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這就像一個犯了錯的人,要讓別人改變認識,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關系到生命健康的食品,要重建消費者信任自然更是難上加難。
中國奶業如此,中國制造面臨的境地也十分類似。以低價暢銷全球的中國制造,一直相伴隨的也是缺乏核心技術、質量和性能低下的品牌形象。其實中國并非不能制造高質量的產品。受到消費者熱捧的“日本馬桶蓋”,就產自杭州下沙。中國制造的一些產品比如高鐵、家電等,在產品質量和性能上也早已是國際一流。在紡織服裝方面,還必須嚴格把關。
常常語出驚人的董明珠高調地喊出“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希望觸動更多的中國企業家;被認為與董明珠分別代表兩種制造業模式的雷軍,也在大力提倡“新國貨運動”,希望讓中國貨不再是低價低質量低品牌溢價的代名詞,而是高質量高品牌溢價但低價格的標桿。雖然兩人都是營銷高手,兩人的舉動也都帶有營銷的意味,但仍然應該為兩人有這樣的理念點贊,也真心希望更多的企業家能夠響應、行動。改變中國制造的形象,重建中國制造的信心,需要一批又一批踏踏實實做產品的企業家長期堅持。
歷史是現實的鏡子。要改變中國制造低質低價的形象,讓消費者重拾信心,需要一個個貨真價實、質優價廉的品牌。近年來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低迷,有受到互聯網沖擊的因素,也有房地產等經濟部門畸形發展的因素,但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心浮氣躁,不再心無旁騖地用心做好產品質量,而是寄望于通過互聯網營銷等方式找到捷徑,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歸根結底,決定用戶口碑的是產品質量。在中國如此巨大的用戶基數面前,產品稍微有點微創新,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就有可能找到巨大的市場。“日本馬桶蓋”受到追捧,也正說明了中國市場需求的旺盛。我們從來不缺需求,缺的是高質量的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