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外貿上半年出口增幅達兩位數
復雜逼仄的外貿形勢下,2016年上半年,泉州市外貿卻力挽狂瀾,實現了出口額5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5%,增幅高于全國12.6個百分點,高于全省6.6個百分點。
積極落實國家、省穩外貿政策及出臺地方性措施,復制部分自貿試驗區政策作為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催化劑,推動旅游采購、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引導企業抱團出海找市場……在業內權威專家看來,在外需不振和外貿新舊競爭優勢轉換雙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外貿主管部門如何對癥下藥使出系列組合拳,對促進外貿恢復傳統競爭優勢十分關鍵。
因企施策樹“增速”典型 多行業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5年,全市GDP實現6149億元,連續十七年坐上福建省設區市經濟總量頭把交椅;外貿出口1139億元,連續20年保持外貿正增長。這是泉州的厚實底氣!而榮譽的背后,更應該看到泉州的努力。
今年以來,在國際經貿形勢變化紛繁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外貿未出現根本性好轉。多位經濟貿易領域專家判斷,2016年余下的4個月里,繼續保持外貿回穩向好態勢仍是一場硬仗。然而,泉州卻頂住了外貿下行的嚴峻壓力,在全省扛起高基數上較快增長的艱難使命。
作為傳統外貿型城市的泉州,如何恢復傳統出口優勢將對我國外貿企穩產生有力的支撐。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趙萍看來,加工貿易“失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正是今年以來,泉州市商務部門的關注重點和行動方向所在。
今年,我市出臺多項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相關措施,針對企業融資難、生產成本高、訂單碎片化等困難,因企施策,加大對規模以上重點外貿企業一對一跟蹤幫扶,樹立“高增長”企業典型。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市百家重點企業出口38.5億美元,比增41.4%;全市休閑食品、玩具產品、水產品等傳統行業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外貿通關提速又提效 “泉州貨走泉州港”增長47.8倍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千年古港的魅力在逆境中反而愈加凸顯。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泉州貨走泉州港”,市商務局聯合口岸相關部門,集聚各種資源進一步促進泉州產地貨物從泉州港進出,著力提升港口吞吐量,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1-6月,泉州企業從泉州口岸出口貨物156.8萬噸,大幅增長47.8倍。
泉州口岸綜合競爭力大大提升,與關、檢、稅、匯等口岸部門的主動、靠前服務不無關系。從去年5月起,泉州關區納入泛珠四省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企業可享受家門口報關、區域一體化通關等便利化政策。加上晉江陸地港國際快件中心、國際郵件中心、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中心的相繼設立,原本較為分散的口岸資源陸續整合至陸地港,為泉州外向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拓展渠道、降低成本。四年多來,陸地港已吸引2000多家本地生產型企業回流就近報關。
自貿試驗區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福建作為全國四大自貿區之一,推出多項貿易便利化措施。泉州海關積極爭取,自去年9月開始在泉州出口加工區分階段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14項制度,截至目前,已有“區內自行運輸”、“簡化統一進出境備案清單”等9項制度在泉州出口加工區復制推廣,從機制和體制上為泉州外貿發展創造最基礎和最重要的外部環境。
泉州檢驗檢疫局也在自2015年9月以來成立的新班子帶領下,主動融入泉州外經貿發展,調研出臺了“定向施策、精準服務,促進泉州外貿發展的十五條措施”、“支持泉州遠洋漁業發展六條措施”、“促進晉江外貿穩增長八條措施”等服務舉措。一年來,我市遠洋漁業多元持續發展成效顯著,今年前7月實現入境遠洋自捕水產品11848.26噸,同比大幅增長125.08%,總噸位和總產量均列福建省第二位,進而擴大泉州水產品出口市場份額。集裝箱陸續從泉州港就地通關,前7月泉州港入境集裝箱3.56萬標箱,比增40.17%。
做大做強外貿公共服務平臺 泉州跨境通上線服務外貿轉型
泉州作為外貿貨源地和外貿大市,擁有本地化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是做大貿易額、實現外貿轉型升級、助力企業“走出去”的必要舉措,而跨境電商則是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趨勢。
縱觀全國,跨境電商企業處于起步階段,模式合理、有競爭力、有渠道的優質平臺卻相對缺乏。泉州市商務局意識到,只有打造一批優質跨境電商平臺,才能為行業和外貿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事實上,今年年初,市商務局便開始著手搭建屬于泉州自己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通過發展區域型外貿綜合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將出口潛力轉化為出口實績。記者了解到,依托晉江陸地港運營的泉州市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泉州跨境通,將在9月13日正式上線。
泉州跨境通將改變傳統外貿經營模式,通過互聯網一站式為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金融、通關、物流、退稅、外匯等所有外貿交易所需的進出口環節服務。同時,該平臺還將積極探索外貿基礎服務與跨境電商服務有機融合的體制機制,為泉州外貿發展提供新的動力。該平臺將有力集約分散的外貿交易服務資源,為廣大中小企業和個人減輕外貿經營壓力、降低外貿交易成本、解決貿易融資難題,為福建外貿沉淀數據。
據了解,目前跨境通運營方晉江陸地港集團已經開始與南安跨境電商協會對接,在當地落實一個泉州跨境通的站點,此后還將陸續在德化、石獅、南安等地開展。泉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泉州跨境通將對泉州跨境電商業務進行維護和建設,把通關的數據沉淀下來,落在本地。該模式亦可以通過落地站點的形式,在其他地方展開業務,促進泉州本地跨境電商的發展。
與此同時,全國性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一達通也已經于近日在泉州完成公司注冊事宜,并落地在晉江跨境電商園,今后將與泉州跨境通共同服務本地外貿企業出口。
引導企業抱團“走出去” 國際性展會設泉州品牌專區
如何引導企業“走出去”,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吸引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的注意力?今年上半年舉辦的第119屆廣交會上,泉州便做了這樣一件吸引眼球的事情。為進一步打造泉州品牌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助力企業擴大貿易商機,促進泉州外貿穩定增長,我市創新參展模式,以嵌入廣交會的方式,首設泉州品牌展示專區,成為我國設區市在廣交會平臺上進行城市宣傳和品牌推廣的首創之舉。
“為了讓品牌展示專區更具服務性,我們選擇在泉企參與數量較多的廣交會第二期、第三期啟動品牌展示專區。”泉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品牌展示專區將從第119屆廣交會開始設立,計劃連續舉辦4屆。
通過設立品牌展示專區,借助全球優質客商云集和全國矚目的廣交會平臺,引導泉州陶瓷、石雕、藤鐵工藝、鞋服品牌企業抱團參展,以“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中國石雕之鄉——惠安”、“中國藤鐵工藝之鄉——安溪”、“鞋服品牌之都、休閑食品名城——晉江”為主題,向采購商集中展示泉州縣域產業優勢和品牌企業形象。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市已組織近1000家企業參加泉州品牌“境外行”、“海絲行”以及119屆廣交會等展銷活動,現場意向及成交額2.9億美元,效果好于往年。其中,組織278家企業參加波蘭禮品展、韓國食品展、越南汽配展等15場泉州品牌“境外行”、“海絲行”展銷活動,現場意向及成交額8000萬美元。企業已完成重點境外展會既定的展位規模,比上年同期增長10%。參展企業訂單成交將有望在下半年得以顯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