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
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如果市場價格高于政府制定的目標價格,則補貼政策不啟動;如果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農民隨行就市,其中市場價格與目標價格之差由政府補貼給農戶。
2014年根據中央一號文件“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精神,我國啟動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根據政策方案,計劃三年試點,試點結束后綜合考慮政策效果、市場反應、存在問題等再完善調整政策。本文在全面評估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的基礎上,探討了繼續實行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的必要性,并針對試點政策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
我國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的基本內容和操作方法如下:
1.目標價格水平。棉花目標價格水平的制定原則是生產成本+基本收益。具體計算方法是:上年度棉花生產成本×前三年棉花生產成本平均增長率+前三年棉花凈利潤均值×K(保障系數)(K取值在0-1之間)。保障系數取值主要考慮市場供需狀況、財政承受能力等確定。2014-2016年,我國棉花目標價格水平分別為每噸19800元、19100元和18600元。
2.市場價格確定。棉花市場價格的采價周期是根據農戶售棉的高峰期確定,即當年的9月到來年3月。由于農民銷售的是籽棉,缺乏標準無法直接分等,因此在棉花市場價格采集中是將農民交售的籽棉按照標準公式換算成皮棉價格。然后再根據市場價格與目標價格差價決定是否啟動目標價格以及啟動后的補貼水平。
3.政策實行區域。按照國家改革方案,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僅在新疆執行,內地棉區不實行。對內地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棉區,實行了定額補貼方式,補貼范圍是山東、湖北、湖南、河北、江蘇、安徽、河南、江西、甘肅九省,每年補貼額為新疆補貼標準的60%,以每噸2000元為上限。
4.補貼操作模式。2014年,新疆地方主要按照面積和產量結合的補貼方式,即60%按面積、40%按籽棉交售量補貼,兵團完全按照交售量補貼(為積累經驗,2014年新疆在阿克蘇地區的新和縣和柯坪縣分別按照完全按照棉花交售量補貼和完全按照棉花種植面積補貼方式)。2015年,新疆地方調整了補貼方式。中央補貼資金總額的90%按照籽棉交售量進行補貼,剩余10%作為增加部分對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蘇地區以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4地州基本農戶根據面積再進行補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