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重視知識產權
曾幾何時,一批知名的中國輕工業企業合力撐起了“中國制造”這塊“金字招牌”。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中國的輕工業產業也開始了尋求轉型升級的新征途。一份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鐘表、電池、服裝、啤酒等產能占全球的5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輕工業大國;與此同時,輕工業企業的發明專利數量不多、產品多而不優、產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仍未改變。
“要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基礎上,以創新為主線,以企業為主體,大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優化產業結構,構建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和國際化的新型輕工業制造體系。”面對輕工業企業發展的困局,工信部近日出臺的《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宏偉的目標,為“十三五”時期我國輕工業企業的發展描繪了新的藍圖。“《規劃》對‘十三五’時期我國輕工業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指出要加強輕工業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這對于推進輕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輕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至關重要。”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看來,知識產權可以看作是打開輕工業轉型之門的一把“金鑰匙”。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始終是我們企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動力。”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信電器)知識產權部部長張重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海信電器一直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對創新成果及時提交專利申請,并在國內外形成了合理的專利布局,至今公司已擁有國內外專利超過1.2萬件,通過有效的專利運用帶來了日益良好的市場效益。
“這些企業的實踐表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不僅提升了企業的創新發展水平,也是企業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的有力支撐。”曹新明表示。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10.9萬戶,完成產值23.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4%,其中有100多種輕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但與此同時,除了少數品牌家電產品躋身世界前列,鐘表、服裝、紡織、日用品等絕大多數輕工業產品仍然屬于利潤、附加值微薄的中低端產品,徘徊在價值鏈低端。
“作為曾經創造了‘中國制造’輝煌成績的我國輕工業企業,應抓住機遇,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貫徹落實《規劃》的各項任務,真正實現創新發展。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在‘十三五’時期推動我國由‘輕工大國’向‘輕工強國’的轉變。”曹新明強調。“當前,我國輕工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知識產權能力仍然較弱,品種、品質、品牌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難以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這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曹新明說。誠如曹新明所言,一些企業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推動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都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此次印發的《規劃》中,提出要加大對外觀設計、發明專利和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建立聯合打假工作機制,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這無疑將增強企業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信心。”一名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實際上,除該負責人提到的上述措施外,此次出臺的《規劃》還提出,要開展打擊網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執法工作,保護消費者權益,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此外,有關專家建議,我國還應發揮行業協會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鼓勵和引導行業協會建立知識產權聯盟,構建專利池,提高行業協會聯合企業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和國際貿易壁壘的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