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為何要把生產地從意大利轉移到中國?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剛進入2018年不久,時尚品牌巴黎世家(以下簡稱“BALENCIAGA”)把自己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他們把爆款鞋履Triple S的生產地從意大利轉移到了中國,而這波操作隨即引爆了網民的熱議。

01 BALENCIAGA Triple S “搬家 ”
最近,BALENCIAGA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這次并不是因為什么配色太丑或是售價太貴,而是因為他們把制造Triple S的工廠搬到了中國。
BALENCIAGA Triple S是目前奢侈品鞋款中最受歡迎的一款球鞋。根據球鞋轉賣網站StockX.com的交易數據顯示,在所有奢侈品鞋款的銷量情況下,Balenciaga Triple S不僅銷量第一,還占到了52%的市場份額,它在轉賣市場的加價幅度也排名第一,達到了52%的市場價漲幅,而不少奢侈品鞋款還要折扣銷售。

就在Triple S熱賣之時,有一名Reddit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帖稱,他購買的Triple S的出產地并非原有的Made in Italy,而是寫著Made in China,且鞋子上的部分接口不整齊。隨后他與品牌客服部門求證,官方回應稱負責Triple S的制造商已從意大利搬到中國,因為中國的廠家有能力生產更輕量的鞋子。而鞋履的售價仍是850美金。


對此,大部分網友紛紛對價格表示不滿。他們認為,中國的制造工藝與意大利的相差甚大,意大利向來以精致的手工而聞名,而中國則是以大批量的流水線生產為主。
但還有一小部分網友認為,沒有證據表明中國制造就一定比意大利制造要差,中國也有很多工藝非常好的工廠,很多人表示自己買的中國制造單品比如Arc'teryx、Prada、visvim等等,質量都很好。
然而,為什么大部分消費者會在意Made in Italy變成了Made in China的標簽?
{page_break}02 原產地情結

根據《環球奢侈品報告》的統計,有86%的中國消費者會因為奢侈品牌標有“Made in China”的字樣而不愿繼續購買。
在奢侈品領域,顧客購買物品一般基于三種利益:功能利益、情感利益和象征性利益。更多的奢侈品消費者所追求的核心價值是依附在商品使用價值之外的“符號象征價值”,也就是奢侈品為他們帶來的心理感覺。特別是在奢侈品消費觀逐漸形成的中國,這種產地情結尤為明顯。
對于入門級購買者而言,他們希望自己所購買的品牌Logo能夠物有所值;對于深諳奢侈品文化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更希望自己所花費的高額費用能與產品的產地的文化環境、制作細節掛鉤。

據調查,有部分顧客認為,“既然是花重金購買,我們更希望能買到血統純正的產品,而這也正是奢侈品的價值所在”。而對于另外一部分顧客來說,奢侈品標簽的可信度并不高,他們并不追求原產地在哪。這一部分顧客,來自歐洲。
關于產品原產地標簽的問題(就重要性與可信度上),BOF報道了Exane BNP Paribas與Contat Lab的研究成果。有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如Chanel、Dior、Dolce&Gabbana以及Coach等對產品的原產信息介紹都很少,消費者也無法查詢到購買的產品是否就來自于品牌創始國。
有些品牌相對好一點,高端產品線會注明來自哪里,如Giorgio Armani的產品信息中就有標注“Made in Italy ”;但其副線或低端產品線就懶得多了,如Armani Jeans的標簽就只有“進口”二字。同樣如此的還有Burberry、Ralph Lauren等。

Burberry黑標、藍標產品
實際上,從服裝到手袋、珠寶到手表,所有的奢侈品行業幾乎都在除本國以外的地方建立其海外工廠,LV的皮具有的就是產自西班牙,Armani的很多產品線都是中國制造(如Emporio Arman、Armani Casa、AJ ArmaniJeans、A/X Armani Exchange等等),之前Buberry除了英國本土制造的皮具外,還有專供日本市場的日本制造的藍標、黑標產品。
對于這些奢飾品的原產地、代工廠轉移到中國,已經不是什么大新聞了。
03 中國制造的 “癥結癥 ”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也是眾多品牌產品的重要加工國。從80年代開始,很多國際知名品牌就開始陸續到中國大陸沿海地區尋找生產基地,很多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海外老品牌逐漸把制造加工環節落腳在中國大陸。根據《環球奢侈品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已經有60%的國際奢侈品品牌中國有自己的生產線。
1996年,Lew Frankfort坐上CEO的位置,接管Coach之后,開始印上了“Made in China”。
2007年3月,Burberry提出“全球化”計劃,把生產線遷往廣東深圳,此后又陸續在國內其它各大城市設代工廠。
2011年,Prada宣布入股一家中國箱包代工企業,這相當于變相承認Prada在中國內地有生產線。
{page_break}在奢侈品陸續來中國建設工廠的同時,他們仍會對生產地采取諱莫如深的態度。就像海外奢侈品品牌的柜員在推銷商品時都強調產品是來自原產國直接進口,而不愿與中國代工企業沾上一點關系。

2012年,Burberry關閉了一家位于廣州的代工廠。廣州代工廠關閉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工人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環境標準未能達標,違反了英國道德貿易組織規定。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其在華銷量的大幅下滑或也是重要原因。
2016年1月11日東莞興昂鞋業宣布停產工廠關閉,該工廠主要代工女鞋產品,主要客戶包括Nike、Prada等國外知名品牌。據東莞興昂鞋業發布的公告稱,受經濟形勢影響,公司客戶訂單嚴重萎縮,難以繼續經營,因此作出全面停產并裁員的決定。
綜其原因,這些代工廠陸續關閉大致是因為,中國大陸本土形式還不適應奢侈品代加工生產模式,無論是人工便宜還是生產成本低,中國大陸進行奢侈品代加工還需進一步的努力。但這些奢侈品代工廠對大陸來說有利也有弊,首先他解決了大陸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同時,人工成本的低廉、整體素質的培養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接下來,BALENCIAGA Triple S就要貼上“ Made in China ”的標簽,那時候,你還會買嗎?或許到那會兒,你并不會在意BALENCIAGA Triple S產自哪里,而是能夠買到一雙。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