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拋儲預期影響 棉花漲勢受限
下游需求向好,原材料有補庫需求,國內2月份棉花商業庫存下降明顯。不過受拋儲預期影響,鄭棉近半個多月以來呈震蕩走勢,主力9105合約更實在15100—15500元/噸區間窄幅波動。我們預計,在拋儲政策明朗之前,國內鄭棉難以擺脫震蕩格局。
需求向好,商業庫存顯著下降
隨著三月份小旺季的到來,紗線和坯布開工率再上臺階,目前已回升至去年10月下旬的水平。產品庫存方面,紗線和坯布均較2月份有明顯下降。因中美貿易摩擦緩和,市場普遍看好后市,加之下游需求尚可,紗線價格穩中略漲,C32S紗線價格指數較上個月同期上漲30元/噸。今年前兩個月,中美貿易摩擦磋商密集,給市場以積極信號;同時,元宵節后下游開工恢復明顯,原材料庫存也隨之消耗,用棉企業有補庫剛需。兩方面原因導致國內2月份國內棉花工、商業庫存顯著下降。
截止2月底,國內棉花工業庫存為80.93萬噸,環比下降4.43萬噸,降幅為近四年來最高;商業庫存為456.52萬噸,環比下降28.34萬噸,降幅亦為近四年來最高水平。同時,新棉銷售進度也在緩慢好轉。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截止3月15日,全國新棉銷售進度為51.2%,環比加快3.5個百分點;同比下降3分百分點,降幅為去年12月份以來最低;較近四年均值下降11.2個百分點,降幅為去年12元下旬以來最低。
拋儲預期,下游采購謹慎
據悉,3月初,山東儲備庫已開始公檢儲備棉為拋儲做準備。市場猜測已久的棉花拋儲有了跡象,不過時間仍是一個未知數。
在過去的兩個棉花年度,國內均是在3月份用棉小高峰期開始儲備棉輪出工作,并且,消息的公布則更早。而今年至今,未有任何明確消息出臺。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今年儲備庫棉花庫存量較為合理,但我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美貿易摩擦。
儲備棉輪出一方面增加了市場供給,在棉花資源十分充足的當下,無疑對棉價是一個壓力。另一方面,與新棉相比,儲備棉具有價格優勢,能夠有效降低用棉企業的綜合成本。因此,下游用棉企業寄希望于儲備棉輪出,而對于當下的補充原材料庫存則較為謹慎。
另外,據有關數據顯示,本年度至今,地產棉銷售情況好于疆棉。根據2月份國內棉花商業庫存數據顯示,2月底,商業庫存中疆棉占比高達74.76%,為近年來同期最高;從銷售進度數據來看,最新的銷售數據顯示,疆棉的銷售進度為49.7%,較去年同期下降4.5個百分點,降幅高于平均值。而地產棉銷售進度較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價格較疆棉更具優勢。
進口棉有效供給增加
今年伊始,國內外棉花價差快速拉大,進口棉開始受市場青睞。2月中旬以來,國內外棉花價差高位回落,但依然在去年價差區間的上方。一方面,國內外棉花價差擴大,進口棉價格優勢凸顯;另一方面,臨近配額到期,棉花進口量顯著增加。去年12月,國內進口棉花22萬噸,環比增加9萬噸,同比增加12萬噸;今年1月,國內進口棉花28萬噸,環比增加6萬噸,同比增加15萬噸。大量的進口棉擠占國產棉的消費空間。
據悉,紡織企業對低價進口棉表現出較為濃厚的興趣,詢價和訂單持續火熱。由于低價進口棉相比新疆棉具有價格優勢,市場對低價進口棉的需求量增加。不過。目前港口出庫量雖然大,但同是新貨也在陸續入庫,總庫庫存并沒有明顯的下降。
倉單壓力巨大
根據鄭商所的倉單數據顯示,截至昨日,鄭棉倉單已達68萬噸(包含少量17/18年度待注銷的倉單),是2008年歷史次高位的2白之多;有效預報達14.6萬噸。其中,已注冊倉單量今年以來高位平穩,而有效預報3月份以來呈爆發式增長。新疆設立棉花交割庫極大地便利了疆棉倉單的注冊;同時,由于現貨銷售狀況不好,期貨市場成為增加銷售途徑的首選。我們預計,國內巨大的鄭棉倉單量短期內難有明顯流出,壓力還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本月初,美國宣布將推遲對輸美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計劃,市場對后市預期良好。據媒體報道,中美雙方在文本上已取得進一步實質性進展,但具體內容未公布。中美貿易摩擦至今未有明確結果,市場多空雙方更加謹慎,同時也增加現貨企業的經營難度。再者,國內存有拋儲預期,用棉企業寄希望于儲備棉拋儲,在現貨資源十分充足的背景下,隨用隨采策略較為普遍,不利于棉價走高。盡管2月份國內棉花商業庫存有顯著下降,但仍處于歷史同期高位,供給壓力仍有待進一步消化。國內即將新棉播種,密切關注新棉種植意向的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