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為掙5毛零錢 背了好大一口黑鍋!
豐巢捅了馬蜂窩
豐巢宣布收費的時候,沒料到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對。其中包郵區的反應極大。
在杭州,有小區直接切斷了豐巢快遞柜的電源,有業委會和物業組織召開了媒體溝通會。
在上海,有40多個小區“對豐巢說不”。昨天,上海中環花苑小區更是發布3千字檄文,從四個角度怒懟豐巢“你們不是弱者”。
有理有據的論述,迅速將豐巢送上熱搜。
除了小區物業,很多網友也為抵制收費積極“出謀劃策”,比如投訴不送貨上門的快遞員,設置手機號被豐巢拒收,甚至開通豐巢會員,然后一次性占滿所有快遞柜等。
很顯然,當群眾認為豐巢“吃相難看”,而豐巢一直沒有給出合理答復的時候,消費者與豐巢之間的博弈會不斷升級。
那么豐巢事件最后的結局會如何?
很遺憾,在智叔看來,快遞柜收費是板上釘釘的事。
為什么?
梳理如今網友反對快遞柜收費的理由,絕大多數跟豐巢都完全沒關系。也就是說,在這場博弈當中,豐巢在替人背鍋。
豐巢替快遞公司、快遞員背鍋,為什么反對快遞柜收費?
大家最不滿的一點是,快遞員未經同意,不招呼,直接就將包裹扔快遞柜。我沒讓你放快遞柜,你憑什么還要向我二次收費?
事實上,根據快遞相關法規,快遞員應該將包裹送到“約定的”收件地址,也就是包裹上寫清楚的門牌號,或者派件時跟收件人溝通好的某個地方,否則都屬于違規行為。
針對這次收費風波,監管部門提到的重點,也是“存入快遞柜須事先征得收件人同意”,強調的是知情權和選擇權。
說白了,消費者的吐槽和不滿,主要是因為快遞員和快遞公司服務不到位,豐巢在這里是背了黑鍋的。
當然了,豐巢也并非完全清白。
消費者抵制豐巢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對豐巢的收費規則不滿意。
豐巢推出了兩種收費方式:
其一,收會員費,5元/月,12元/季,享受7天免費存放。
其二,按次收費,超時12小時未取件,按每半天5毛錢收費,3元封頂。
對于無數996社畜來說,快遞早上9點入柜,人要晚上9點才下班,擠完地鐵回到家,妥妥的要超時付費。
工作辛苦了一天不說,為了拿個快遞,半夜不僅要多走幾步路,還要被多收5毛錢,你說氣人不氣人?
當需要快遞柜的人和不需要快遞柜的人,都被得罪光了,豐巢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我給的快遞費,到底被誰拿走了?
在整個事件中,很多人想不通的一點是,我已經支付了8-12元的快遞費,豐巢為什么還要咬住區區5毛錢不放。
然而事實是,這5毛錢的蒼蠅腿肉,放在快遞行業,其實已經是一塊大肥肉:當你在淘寶購物時,商家通常只支付了不到3元快遞費。
這就涉及到一個常識,雖然目前國內個人寄件單價在8-12元左右,但是淘寶商家由于量大,通常可以拿到極低的成本價。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義烏快遞每單0.8元,可以發全國。
這當然是特例,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快遞行業的實際收費相當低廉。
以中通為例,2019年,中通的快遞量同比增長超過40%,營收卻只漲了27%。為什么?因為快遞單價下降了10%,平均僅為1.72元/單。
中通只是快遞行業的一個縮影。過去幾年,由于大家都在搶市場,“以價換量”是常態,快遞單票收入也就連年下降。
那么這些為數不多的快遞費,分別被誰給拿走了呢?
目前通達系的快遞大都是加盟模式,分三個環節:攬件加盟商、總部干線、派件加盟商。
三個環節互相獨立,每單快遞從上一環節到下一環節都需要付費。以3元/單的電商快遞為例,最后快遞員每派送一單,收入通常不足1元錢。
值得注意的是,快遞柜是以上三個環節之外的獨立存在。也就是說,快遞進一次快遞柜,就需要再收一次費!
費用誰出?
過去,一直是派件員出。
豐巢的快遞柜分大中小三種格子,分別收取每單0.45元、0.4元、0.35元使用費。這就意味著,派件員將近一半的收入都被豐巢分食掉了。派件員是傻的嗎?
當然不是。
一個實際的現狀是,對派件員來說,把利潤分給豐巢,反而是提高自己收益的極好方式。因為快遞柜確實幫助派件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試想一下,每單快遞都打電話聯系,再送貨上門,一個派件員一天可能只能送100件快遞,跑上跑下累個半死,收入只有100元。
但是如果一次性把包裹放快遞柜,一天就可以送兩三百件,刨掉給豐巢的分成,賺得還是比原來多。
這就是如今快遞員都不愿意送貨上門的原因。
事實上,這也是快遞公司樂意看到的結果。畢竟中國日均快遞量超2億件,快遞員將近320萬。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潤。
事實上,如今通達系快遞凈利潤都在不斷下滑。
隨著通達系相繼歸順阿里,如今互相之間打破頭搶市場已經沒有意義了,攜起手來盈利才是正事。
話語權少得可憐的消費者難道就只能坐等被割韭菜?
智叔要提醒的是,如今的快遞市場正在高速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標志之一,是5月初豐巢宣布吞并速遞易,由此拿下快遞柜市場60%以上的份額。
標志之二,是豐巢正式公布快遞柜收費方案。
標志之三,是圓通、百世、申通、韻達、中通等快遞公司,最近集體宣布漲價。
快遞行業跑馬圈地的競爭時代已經結束了,市場已經瓜分殆盡了,也就是業內俗稱的“互聯網流量紅利見底了”。
下一步干嘛?
存量市場的競爭,關鍵當然在于如何盈利。共享單車、共享出行,美團與餓了么之間,莫不如此。
用燒錢搶市場,用補貼培養消費習慣,當巨頭站穩市場,消費者也就沒有多少話語權了。
豐巢收費事件會如何收尾?
一,在消費者的強烈抗議之下,豐巢也許或延長超時收費時間,比如從12小時延長到24小時。
這取決于豐巢對盈利到底有多心急。畢竟從快遞員一端,每單平均收費4毛,從消費者一端,一單就是5毛。
二,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問題,取決于消費者有多大的決心去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比如快遞員未經允許擅自投遞快遞柜,是不是依法堅決投訴。
三,更理想的狀況,我們希望能推動快遞配送方式盡快多元化。
比如在各大電商平臺的下單頁面,增加快遞配送選項:可直接投遞快遞柜,或者必須送貨上門。當然,相應的服務價格也會有所差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