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布產量連續兩個月環比增加 營收及利潤同比降幅明顯收窄
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數據顯示,7月棉紡織生產環比小幅增加,銷售較為乏力,庫存壓力進一步加大。
原料:超半數企業采購及消耗環比增加
7月,跟蹤企業原料采購環比增加5.38%,其中環比增加的企業約占53%,占比較上月減少了6個百分點。原料中原棉采購量環比增加6.44%。7月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平均每噸約12300元,較6月均價環比上漲1.5%,連續三個月累計上漲7.7%。7月儲備棉輪出啟動,當月累計成交18.92萬噸,成交率100%。原料中非棉纖維采購量環比增加3.41%。7月粘膠短纖、滌綸短纖價格延續6月下跌走勢,月均價環比分別下跌4.1%和7.7%。截至7月底,與年初價格相比,粘膠短纖、滌綸短纖價格分別下跌12%和24%左右。
7月,棉紡織企業的原料消耗量環比增加1.32%,環比增加的企業約占59%,占比較上月減少3個百分點。截至7月底,原料庫存環比增加2.62%,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29%。受市場行情影響,下游訂單謹慎,儲備棉持續投放中,紡企多為隨買隨用,以降低資金風險。
生產:紗布產量環比增加 設備利用率環比略有下降
7月,紗、布產量環比分別增加1.41%和2.35%。1~7月,跟蹤企業紗、布產量累計同比分別下降13.50%和15.62%,降幅連續五個月收窄,與2月累計同比降幅相比,分別收窄10.4和11.8個百分點。
截至7月底,跟蹤企業紡紗、織造設備利用率均較上月略有下降,紡紗設備利用率略高于織造設備利用率。其中,紡紗設備利用率高于85%的企業占比73%,較上月降低2個百分點;織造設備利用率高于85%的企業占比71%,較上月降低1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相比,紡紗、織造設備利用率同比分別下降約5和9個百分點。
銷售:紗布銷售環比一增一降 庫存環比均增加
7月,紗銷售量環比增加3.46%,布銷售量環比下降1.82%。紗庫存環比微增0.31%,布庫存環比增加2.94%。當月純棉紗產品價格基本穩定;純粘膠紗與純滌綸紗價格均呈下跌走勢,月均價環比分別下降3%和5%。截至7月底,與年初相比,純棉紗、純粘膠紗、純滌綸紗價格分別下跌9%、18%、18%左右。根據海關總署數據,7月我國進口棉紗線17萬噸,環比增加2萬噸。以32支純棉普梳紗為例,自印度進口價格低于國內每噸200元左右。據了解,7月份以來,市場行情未見較大改觀,詢價現象雖所有增加,實際訂單仍然較少;常規紗線走貨相對好于高支紗線,但壓價現象較多,企業利潤微薄。
經營:營收及利潤累計同比降幅較年初明顯收窄
截至7月底,跟蹤企業虧損面約為42%,高于上年同期約13個百分點,較上月收窄4個百分點左右。1~7月,跟蹤企業營業收入累計同比下降14.67%,其中約88%的企業同比下降,占比較上月減少2個百分點,與2月累計同比降幅相比收窄了15.8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下降26.78%,降幅較上月收窄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同比下降37.33%,其中76%的企業同比下降,占比較上月減少5個百分點,與2月累計同比降幅相比收窄了34.4個百分點。
集群:部分企業受暴雨洪災影響
根據對集群情況的跟蹤調查,7月集群生產總體未見好轉,企業開工率、設備利用率處于較低水平。
根據經濟運行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 1~7月,跟蹤集群的產量、產值等指標較大幅度下降,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集群企業各類紗線產量累計同比下降29.1%,布產量同比下降31.3%;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3.6%,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4.4%。
據了解,企業一方面趁此努力修煉內功,提升生產及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銷售情況稍好的產品,積極應對當前市場行情,等待市場恢復。當月國內出現暴雨洪災,部分集群地區受到較大影響,開機率下降較明顯。截至8月下旬,跟蹤集群平均開工率在60%左右,其中規上企業開工率在75%左右,規下企業開工不足;企業開臺率低于開工率。
本報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涉及240余戶棉紡織企業及全國約15個產業集群數據,紡紗產能合計占全國棉紡織行業的比重約60%,具有行業代表性。
本報告得到“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