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數據:印度棉進口幅度不斷增加
近日印度棉花協會(CAI)發布報告,將2023/24年度的棉花出口預測提高到220萬包(每包170公斤),較上年度較大幅度上調。
根據古吉拉特邦棉花協會的一份報告,印度2月份的棉花出口量預計將創下兩年新高,達到40萬包,其中古吉拉特邦S-6每天出口量達到4.2萬包。一些機構、印度棉企業判斷,本年度印度棉花估計出口量超過250萬包,主要的采購國是中國、孟加拉國和越南。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2月我國進口棉花29.5萬噸,其中印度棉進口量占比4%(1月份印度棉花進口占比僅1.37%),近幾個月第一次排進前三位,而2024年我國累計進口印度棉1.7萬噸,同比增長11倍;2023/24年度我國累計進口印度棉3.0萬噸,同比增長18.1倍。印度棉進口的增長幅度將美棉、巴西棉、澳棉等的增幅遠遠甩在身后。
青島、張家港、南通、武漢等棉花貿易企業表示,2023年1月份以來不僅掛單/銷售的保稅、2/3/4月船期的印度數量持續增長,而且清關人民幣印度棉資源庫存也不斷上升,2023/24年度印度棉對中國市場出口進入“快馬加鞭”狀態。
業內分析,一方面印度棉價格低的優勢得到發揮。從統計來看,2、3月份與國際價格相比,印度棉S-6價格偏低約4000-5000盧比/坎德,紡40S及以下精梳/精梳紗對巴西棉、美棉、非洲棉替代性偏強;另一方面部分出口溯源訂單采購商壓價比較兇猛,如果采用澳棉、巴西棉、美棉等紡紗生產,棉紡織企業不僅沒有利潤甚至可能虧損,因此在合同沒有明確要求的前提下,企業采購印度棉了單、交貨;再者,受紅海危機、國內政局不穩等因素,一些孟加拉及其它東南亞/南亞等國訂單向中國市場回流(含貿易轉單),因排單、交貨期比較緊,中國代工企業采購運距短、交貨及時且質量較好的印度棉/印度棉紗等生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