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態:基金做空 ICE美棉期價大幅上漲 市場簽約量表現不足
2024年,ICE美棉期價經歷了一波相對流暢的上漲和下跌行情。
第一階段為上漲階段,ICE美棉期價(1—3月初)運行區間為80~104美分/磅。ICE美棉期價在80美分/磅附近開始企穩回升,進入2月后開始加速上漲,驅動主要來自供應端。一方面,2023/2024年度美棉簽約進度較好;另一方面,1月與2月USDA在美棉平衡表中也持續上調美棉出口預期,2023/2024年度美棉期末庫存持續處于偏緊水平,且進入2月后,2023/2024年度賣方未點價合約折合美棉噸數,已高于美國現行預期產量下的未來可流通量,擠倉預期強化。基金凈多頭率升超30%以上,美棉期價大幅上漲。
第二階段為下跌階段,ICE美棉期價(2月底—9月初)運行區間為104~65美分/磅。ICE期棉交割倉單持續上升,價格在宏觀及資金博弈下持續下跌,而美棉整體種植面積增長的預期依舊是市場主流,同時美棉種植加速,優良率處于近幾年高位,供應端壓力持續增加。需求端,受降息預期弱化影響,美元指數走強利空美棉出口,且美國消費市場回溫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第三階段為反彈但承壓階段。ICE美棉期價(9月初至今)運行區間為76~68美分/磅。宏觀與產業共振。美聯儲9月18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個基點,降至4.75%~5.00%的水平,另外,美棉主產區天氣持續干旱,美棉產量預期不及前期樂觀,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美棉價格。
![](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全球棉花消費未來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
從2024年USDA全球棉花供需表來看,2024/2025年度庫存消費比小幅上調至65.74%。產量方面,增加69萬噸至2530萬噸;消費方面,上調30萬噸至2509萬噸;期末庫存小幅上調25萬噸至1649萬噸。整體來看,由于消費增加,期末庫存的累積幅度不大,但由于產量有相對明顯的提升,因而整體庫存消費比提高。
具體來看,12月的USDA供需平衡表微幅調增全球棉花產量、小幅調增期末庫存,但由于期初庫存下滑,消費調增,庫存小幅調減0.09%。全球棉花產量上調26.3萬噸,主要調整來源是印度上調21.8萬噸、巴西產量上調2.2萬噸、美國產量上調1.4萬噸,后續中國產量或存在上調空間。2024/2025年度全球消費環比上調12.4萬噸,其中中國消費下調10.9萬噸、印度消費上調10.9萬噸、巴基斯坦消費上調8.7萬噸,全球棉花消費因特朗普勝選再次上調,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
全球2024/2025年度棉花進口環比上調2.2萬噸,其中中國進口下調10.9萬噸至185.1萬噸,后續或仍有下調空間,中國棉花消費偏弱,且紡服出口的不確定性增加。全球2024/2025期末庫存環比上調5.8萬噸,其中美國上調2.2萬噸,阿根廷上調2.7萬噸、巴西下調2.2萬噸,全球期末庫存較2023/2024年度增加40.4萬噸。同比來看,全球產量大幅上升96萬噸,期末庫存顯著上升40萬噸,整體供應壓力增加明顯。產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國棉花產量恢復、巴西棉花產量創紀錄。需求方面,雖然全球棉花消費量較上一年度增加,但仍將低于2020/2021年度。
美國棉花豐產預期強烈但需求端的表現平平
美國是全球第三大產棉國、第一大棉花出口國。從12月的供需平衡表來看,2024/2025年度美國棉花種植面積預期1117萬英畝;棉花收獲面積預期863萬英畝;棉花單產預期792磅/英畝,而11月預期為789磅/英畝,環比增加3磅/英畝。單產上調主要來自東南棉區、三角州棉區。產量方面,2024/2025年度美國棉花產量從5月的348萬噸下調至12月的310萬噸,調整幅度為38萬噸,盡管同比增加48萬噸,但相對近10年平均產量仍處于偏低水平。
市場對美國新棉豐產預期較為強烈,但在2024/2025年度美國棉花種植期間,主要產區頻遭颶風侵襲,導致棉花的生長指標如優良率等有所下滑。同時,得克薩斯州等重要產區還遭受了干旱天氣的進一步影響,使得棄耕現象增多,棄耕率隨之上升,最終使得棉花產量預估被調低。然而,與2023/2024年度遭遇的極端干旱情況相比,2024/2025年度的這些調整顯得較為溫和,最終產量或保持平穩,變動幅度不大,但需要關注美棉加工公檢進度。
12月USDA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2025年度美國棉花消費量預估為39萬噸,較2023/2024年度減少1萬噸,整體表現平平。鑒于2024/2025年度全球棉花預計豐收,同時,全球棉紡織及服裝消費的增長幅度有限,進而使得美國出口銷售數據顯得較為疲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購買意愿持續保持謹慎態度。
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例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等國對2024/2025年度美棉簽約量也明顯下降。
![關注微信獲取最新資訊](http://static.sjfzxm.com/images/blank.jpg)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