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五位爭議設計師為今年的時尚圈制造的看點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2018 年的時尚圈可謂是風起云涌,設計師們仿佛掀起了 “離職潮”,各大品牌接連換帥。像是 Virgil Abloh 以品牌史上首位黑人藝術總監身份空降 Louis Vuitton,Hedi Slimane 重出江湖接任 CELINE,甚至是到了年底以并不完美的方式與 Calvin Klein 分手的 Raf Simons,這些都成為了我們這些看客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除了這些 “正兒八經” 的設計師們,還有 Supreme 的 James Jebbia 這位街頭品牌主理人爆冷奪得 CFDA “最佳男裝設計師” 大獎。當然,再傳奇的設計師也是人,也有像 Gosha Rubchinskiy 被爆出花邊新聞供大家 ”吃瓜“。
總之如果把 2018 年的時尚圈比作連續劇的話,那么圍繞設計師們的這些爭議事件就算是吸引我們追劇的 “精彩劇情”。好了廢話不多說,接下來就看看以上這五位爭議設計師為今年的時尚圈制造了看點吧。
James Jebbia
在規劃這篇總結時,“最受爭議的設計師” 人選中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 James Jebbia。因為的確在大多數人眼中,這位一手締造 Supreme 的主理人可能連 “設計師” 都算不上。時間拉回到街頭之王 Supreme 誕生的 1994 年,那時候的James Jebbia 也許自己都想不到竟然在 24 年后 get 到了一座 “最佳男裝設計師” 大獎…
你一定懂我在說什么,今年 6 月,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年度大獎頒獎典禮如期在紐約舉行。從 1981 年開始舉辦到現在,CFDA 大獎都被視作是時裝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獎項之一,注意,這里強調的是時裝領域。每年都會由權威人士評選出業內最優秀的男、女裝設計師,其頒獎禮更被視作 Fashion 界的 Oscars。以往被提名過最佳男裝設計師的都有像 Raf Simons、Marc Jacobs、Tom Ford 等此類風云人物。
OK 背景交代清楚了,那么今年是誰摘得 “最佳男裝設計師” 大獎呢?Supreme 的 James Jebbia。顯然,這是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結果。頒獎禮當晚,身著西裝的 James Jebbia 拿著獎杯站在臺上,他所發表的一席獲獎感言也相當有趣:“I’ve never considered Supreme to be a fashion company, or myself a designer, but I appreciate the recognition for what we do.”
聽聽,人家從來沒把 Supreme 當做一家時裝公司,并且不覺得自己是設計師,但依然表達了對 CFDA 認可的感激。果然對于這樣的結局,大多數人在驚訝之余也提出了質疑。就算如今 Supreme 多么成功,但它總歸是一個街頭品牌,跟傳統時裝品牌相比,說它有設計難免略顯牽強;而 James Jebbia 被人認可的身份更多的也是主理人而不是設計師。再者,CFDA 大獎是時裝行業內的獎項,盡管時裝和街頭近些年不斷融合,但畢竟仍有所區別。
實際上從今年初 CFDA 提名公布之初,這種爭議就沒有停止過。CFDA 的 CEO Steven Kolb 在給投票者的郵件中則鼓勵大家真正關注全方位發展的人才:“We truly want the event to celebrate the full creative spectrum and richness of American fashion. Designers with broad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political ideas are expressing their experiences and beliefs in their collections. Their work deserves greater acknowledgment、acceptance and visibility.”
James Jebbia 究竟配不配拿這樣一個 “最佳男裝設計師” 大獎已經不重要了,獎項反映的是時代,也許我們該思考的是時尚正在發生改變,整個行業也更包容多樣性了。
Virgil Abloh
總的來說,Virgil Abloh 今年過得還不錯。自家品牌 Off-White? 穩步發展,與 Nike 的合作依舊成功,在 Louis Vuitton 的首秀也算交上了一份及格的答卷。但即便如此,圍繞他的爭議依舊不斷。一來是大家對于他設計師身份的保留態度,二來是高調入主 Louis Vuitton 并且還是這個頂級奢侈品牌的史上首位黑人藝術總監。
{page_break}“有人認為我不是設計師,我多少有些同意”。在此前 BoF 的采訪中,Virgil 就曾坦然面對這一質疑。很多人都知道,Virgil 堅持著一個有名的 “百分之三原則”,大致意思就是基于經典設計并且將其改變 3% 便成為了自己的新鮮的東西。非常聰明的設計方法論,但就如 “抄襲” 與 “致敬” 之間總是曖昧不清一樣,一些人對于這種手法并不買賬。更何況在很多 Virgil 經手的設計中,總能找到那么點 “別人的影子”。
今年一整年,網上時不時就會出現關于 “Virgil 抄襲” 的熱點話題。比如說此前他在 Louis Vuitton 設計的首款球鞋,從草稿曝光時就被指與 Air Jordan III 以及運動品牌 AVIA 的經典款 880 太過相似。還有為 IKEA 合作所設計的椅子,也“撞車” 家居設計師 Paul McCobb 在上世紀 50 年代設計的作品…
Anyway,跟入主 Louis Vuitton 相比,以上這些爭議也只能算是 “小水花”。關于 Virgil 在 Louis Vuitton 的首秀我這里就不費口舌了,各位可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完整回顧。對于一些業內的保守派來說,他們無法接受就連曾以剪裁、廓形著稱的奢侈品牌也接連不斷地放下了高貴的姿態。在他們看來接受 Virgil 這種 Hype 化的設計師是背離了傳統的時裝精神。更何況沒有專業時尚教育背景、靠標志性元素走紅的 Virgil 在設計上的短板也顯而易見。
但毫無疑問,Louis Vuitton 的銷售數據勢必還會更加好看,Virgil Abloh 在年輕人間的號召力正是這些老牌時裝屋需要的。而且從某種層面上講,他也正在重新定義創意總監這一職位。
Gosha Rubchinskiy
帶領時尚圈認識俄羅斯設計的 Gosha Rubchinskiy,不僅讓不少人開始著迷于身穿俄文印花,也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將前蘇聯政治、社會狀態和青年文化帶到主流時尚圈的審美體系中。在今年 1 月于俄羅斯城市葉卡捷琳堡發布 2018 秋冬系列后,4 月初 Gosha 正式通過自己的 Instagram 宣布同名品牌就此終結常規性發布,一時間在圈內和粉絲中間掀起不小波瀾。
盡管熱愛攝影的 Gosha 并沒有停止自己的拍攝,盡管在俄羅斯世界杯開哨前和老朋友 adidas 推出了足球聯名系列,盡管他主導的全新滑板商店 OCTOBER 也在莫斯科正式開張營業,但所有深度粉絲們還是特別珍惜最后兩季可以購買 Gosha Rubchinskiy 的機會。自然其中也有不斷表示遺憾的聲音傳出,不理解他為何在品牌接近巔峰的狀態選擇激流勇退。
不過就在 Gosha 最后一個常規系列——2018 秋冬發售進入尾聲的階段,自詡為 Story Teller 的 Gosha 卻被動給大家“講” 一則并不怎么光彩的故事。這件事相信各位也都知道了,因為在 Instagram 上的一個 casting,引發出那個所謂的戀童癖指控。
盡管并非板上釘釘的事實,但要知道在這種 “政治不正確” 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只是疑似指控就會對公眾形象造成不小的打擊,殺傷力不亞于性侵、家暴、吸毒、出軌等行為。想想前一個飽受戀童癖指控的 Michael Jackson,盡管之后事實證明指控并不成立,但那段風口浪尖的時期卻對他本人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聲譽直線滑坡。
一時間因此,事情剛剛爆出的那幾天里,站出來指責 Gosha 的人不在少數,他也因為 “桃色丑聞” 重回時尚版頭條,這應該并非他所期待看到的。至于事情到底是什么樣,還希望各位看客不要在真相浮出水面前妄下定論,同時也不要因為這種猜忌導致對 Gosha 職業操守的否定。一切都會水落石出,到時再做判斷也不遲。
Hedi Slimane
Hedi Slimane 重出江湖,并接任在 Phoebe Philo 手中已刻下濃烈干練優雅女性烙印的 Céline,這個意料之外的聯姻本身已經足夠驚掉各位時尚人士的下巴了。當然,隨后 Hedi Slimane 的 Céline 首秀…哦不對,是 CELINE(明星設計師們總是熱衷于改改品牌名、換換字體這樣的操作,試圖以此增強自己在時裝屋的存在感,并以全新形象重新出發)不出意外地在首秀后收獲了天差地別的兩級化評論。
有人贊賞 Hedi 不忘初心,堅持 Stay True and Be Real 的勇氣,并不屈從于前任已獲業界和市場雙重認可的風格與光環;有人說 Hedi Slimane 的新 CELINE 讓人生氣,改變了 Phoebe 好不容易營造出的品牌風格;當然,也有不少聲音失望于 Hedi 無休止的自我重復,并搬出舊作與新作對比圖,試圖證明他的 “止步不前”,質疑其創新和設計能力…
總之各種聲音一時間從四面八方涌來,超高討論度反倒助推 CELINE 跳脫出以往女性專屬的范疇,成為 2018 年最受關注的時裝屋之一,當然,Hedi Slimane 這位 “老” 設計師也一起成功闖入新世代消費者的視野。
不出意外的話,Hedi 為 CELINE 開辟的男裝線也會延續以往的自我風格,只是不知道這種已經在千禧年流行過一輪的病態帥酷風格,是否能再次受到認可并助 CELINE 在男士時裝領域開辟出一方天地,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page_break}Raf Simons
臨近年尾,原本大家都沉浸在跨年的喜悅和對新一年的無限期待中,但要說心情不太好的設計師,那非比利時人Raf Simons 莫屬了。他最近被推到風口浪尖全是因為丟了工作,就在圣誕前,他正式和 “交往” 不到 2 年的 Calvin Klein 分手,并且是以不太體面的突然提前解約的方式,這和當年高調入主,并大刀闊斧帶領團隊為美國品牌改名、換字體等整容般改革時的備受信任和萬眾期待形成鮮明對比。
要知道在一眾時髦精和業內人士的眼里,Raf Simons 早已封神,不管是個人同名品牌還執掌法國時裝屋 Christian Dior,整個設計生涯中的高光時刻不勝枚舉。就算到了 Calvin Klein,Raf Simons 也為原本只代表輕奢、擁有美式 Fast Fashion 標簽的品牌帶去了歐式審美的 High Fashion 風格和設計,相信這一點也是近兩年 Calvin Klein 能頻頻出現在各大知名買手店顯著位置的重要原因。如果要說當下最具風格和個人魅力的高級時裝設計師,相信 Raf Simons 會是不少人異口同聲的選擇。
但 Calvin Klein 母公司 PVH 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Emanuel Chirico 卻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他坦誠 Raf Simons 在創意營銷上的投入與產出逐漸失衡,雖然他的加入讓 Calvin Klein 大部分產品銷量出現了實實在在的上漲,但由于成衣系列定價過高,這超出了原本品牌目標群體的消費能力范圍,“不管是設計的時尚度還是價格,我們都走得太快太遠了” 。暫且不評論這種觀點到底合理與否,只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就是導致雙方提前分手的直接原因,改革才剛剛開始,更看重短期效益的 PVH 就叫停了這一切,并難看地辭退了 Raf Simons。
其實 Raf Simons 和 Calvin Klein 的分道揚鑣把時尚圈存在已久的問題再次推到大眾眼前。在改革的前提下,是追求長期利益還是短期效益,創意總監本人的價值體系能否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貫徹,往往都直接決定了改革是否成功。
從雙方各自的立場出發,集團利益和設計師訴求有時候的確不太一致,既叫好又叫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狀態,能到達這種狀態的品牌幾乎一只手數得出來,但通常狀況下,短期業績不好的直接責任人就是創意總監,而改革就算對一個擁有豐富經驗的明星設計師來說,也并非一朝一夕,更何況是大眾熟悉的 Calvin Klein。
關于 Raf Simons 的爭議大多關于商業層面,而并非設計本身。如何在具體品牌轉型中平衡整體形象和短期效益間的關系?什么時候銷售應該讓步于設計?什么時候設計又應該遷就銷售?這不僅僅是 Calvin Klein 和 Raf Simons 該考慮的問題,也值得所有品牌、設計師,甚至廣大消費者去深入思考。
忘記之前是哪位大師說過,被一味追捧或一味否定的東西都不是優秀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那些飽受爭議的。有人愛、有人踩,這才有被討論的意義。這個道理運用到設計師們身上同樣有效。換個角度,有爭議也意味著有熱度。如果連愿意批判你的人都沒有,那才是真的碌碌無為吧。
好了,在 2019 年的最后一天我也不再多總結些或沉重或深刻的話為大伙增加閱讀負擔了,祝各位新年愉快!另外,讓我們一起繼續對 2019 年的時尚動態保持期待吧。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