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只是第一步而已。
引入運營商
在美國本土,手機類商品的銷售額占百思買整體銷售額的48%:針對這類商品,百思買發現很多消費者除了購買手機以外,還需要和運營商辦理相關業務。
于是,在2014年第一季度,百思買引入了Sprint和Verizon兩家運營商;而在第二季度,百思買又引入了T-Mobile,至此美國三大主流電信運營商已悉數入住百思買,百思買也成為美國首個“集齊”三大運營商的零售商。
正由于這種一站式服務,消費者除了購機、購卡以外,更會在店內購買手機配飾,這類商品正是超高的毛利來源——百思買甚至和各類時尚設計師合作,推出了百思買的手機配飾自有品牌,進一步擴展了盈利點。
從數據上看,百思買每平方英尺的銷售額從2012年的781美元,提升到了2014年的869美元,這也從側面體現了百思買實體店戰略的成功。
線上線下價格匹配
除此之外,價格也成了百思買的一大利器:尤其是針對于高度標準化的電子產品更是如此。
百思買的策略是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提供低價保障(Low Price Guarantee):當消費者在其他實體店或電商網站發現更低價格時,可以“舉報”給百思買客服,一旦核實,百思買就會調整自己的價格。
同時,消費者在百思買購物后的兩周內,如果發現此商品價格下降,就可以直接來到實體店補回差價。通過這兩個“低價策略”,消費者就不必因為價格而轉向其他競爭對手,甚至有效打擊了形如亞馬遜的電商企業。
《零售威觀察》評論
正如傳統超市通過低毛利商品吸引消費者到店,通過展示等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高毛利商品。
百思買這種專賣店也運用了這套理論,對她來說高度標準化的手機就是“低毛利商品”,而配套的服務、手機配件成為了“高毛利商品”,而且相對于傳統超市,百思買作為一個專賣店,更容易通過體驗實現差異化,這也是其實體店“一站式服務”戰略成功的重要保障。
線上:重塑體驗
百思買的在線銷售額一直都在提升,其年報數據顯示,2013財年其在線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7%,而2015財年,這個數據達到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