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最近幾年的日子雖然越來越不好過,但這家以品牌營銷起家的老牌消費品公司并沒有那么容易被打倒。作為中國品牌營銷人才的夢之隊和黃埔軍校,嚴謹的方法論體系、深刻的消費洞察和嚴格的市場效果評估,依舊是這家公司在新媒體環境下得以制勝的法寶。從P&G分享的兩個案例看,營銷點和營銷手法依舊精準老道,顯示出訓練有素市場戰隊的強大突擊能力,武器升級了,人家依舊戴著狙擊鏡和激光瞄準儀,短暫適應一下新武器,攻擊繼續毒辣。
消費以人為本。
無論是陳曉東、Matthew Price或是胡超,還有滴滴的柳青,他們對消費者和人性的關注更多。對消費者需求和產品創新的關注更多。而傳統電商,對交易效率、流量變現和商業模式的關注更多。而基于消費者和人性的產品創新,才是未來下一個增長點。
未來做零售,新的價值來自于兩端。一端是品牌和媒體影響力,媒體和品牌的核心價值在于,能夠牢牢把握客戶,影響客戶的選擇,形成忠實的粉絲群。網紅經濟在最近兩年已經逐步浮出水面。就像美麗說、蘑菇街。另一端是源頭的供應鏈資源,就像Zara把握快速供應鏈,UNIQLO從源頭把握棉花供應鏈。
過去的價值核心是優化和效率,未來的價值核心是創造和體驗。
過去傳統零售業攫取的毛利要遠遠高于它們創造的價值,所以它們被淘寶這種低成本交易平臺革命了。就想當年舊有的百貨大樓,被批發市場搶了生意。下一個革命浪潮中崛起的是高溢價品牌。
消費者要的不僅僅是便宜的東西,要的是有價值感的商品和服務。在收入低、商品匱乏的年代,人們廉價產品非常饑渴。隨著收入提升、生產效率提高,我們已經慢慢進入了“物質極大豐富”時代。更年輕的中產階級和潛在中產階級,沒有像“60、70后”那樣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危機感,特別是90后群體,它們更愿意把錢花在滿足自己上,而不僅僅花時間四處掃廉價貨。
當然,這個市場上依舊有巨量的存量舊消費群體和低收入人群。滿足他們依然重要,繼續養活著低成本廉價交易平臺。就像現在各個城市的批發市場依舊存在。但未來的新商業機會和溢價部分,會逐漸轉移到精神和服務溢價。
我們需要更多能給我們美好、幸福和滿足感的產品和服務,這對淘寶交易平臺,既是新機遇,也是不小的挑戰。
BTW:逍遙子還宣布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雙11”前一天晚上,要舉辦一場雙11晚會。這是個妙招,既可以擴充廣告資源,又可以吸引眼球,逍遙子同時提出,要讓十萬、百萬線下店,一起參與雙11,我看今年雙11,老板們大方點,直接給公司員工放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