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斷訂單以量制價
“電商之所以崛起,很重要一個賣點是低價,那如果我的門店跟線上同價,甚至比它更低,多數消費者立馬會跑到線下。”一見面,葉國富就拋出在價格上的自信。
此話不虛。以眼線筆為例,國產品牌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塊錢,而名創優品把價位定在10塊錢,用葉國富的話說,只有賣到平均價格水平的三分之一才對消費者有沖擊力。
為什么可以這么便宜呢?
“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葉國富坦言名創優品經營哲學。
“我們把中間商環節全部砍掉,產品直接從工廠到店,無情地擠掉了中間傭金。”他解釋,在傳統的供應鏈模式里,商家用的是“代銷制”,賣多少給工廠結算多少,換言之商家把銷售風險轉嫁到廠家身上,后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肯定會把采購價格抬高,而這種高價最終傳導到消費者。
而名創優品用的是“買斷制”,大規模定制采購,賣出與否都是自擔責任,與供應商無關,且貨款快速結清,從而擺脫供應商對零售價格控制,享有充分的自由定價權,低價銷售才成為可能。這對于當前面臨賬期長、訂單不穩定的供應商來說,條件利好,自然愿意把價格放低,然后名創優品再從中遴選優質的供應商。葉國富告訴南都記者,他們首選廣交會上的外貿供應商,尤其是給歐美、日本供貨的企業,因為產品在設計感和品質上會比較有保證,比如眼線筆名創優品找的是歐萊雅的供應商,不銹鋼杯找的是業內最大的一家供應商。
至于最終以怎樣的價位賣到市場,還得考慮毛利的問題。他的策略是微利多銷,以量取勝,每件商品只加大概8%的毛利。“像化妝品,我們都知道很暴利,一件100塊的產品,成本可能只占10塊,但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已經很難行得通了,我不打‘低價優質’牌,怎么可能冒出頭。”他分析道。
精簡品類以質取勝
傳統商家喜歡用款式多樣來吸引顧客,而葉國富卻不這么干。在他看來,SK U太多,不僅自己管理起來辛苦,消費者也會選擇障礙。
“你看蘋果手機,每一代產品只有一款機型,但因為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每次發布新品都賣得很火爆。”他篤定也要學習“做減法”的精品思維,據葉國富介紹,在名創優品目前的3000多個單品里,很多單品減少到只有一兩款型號的選擇。
如前所述,名創優品買斷制采購所帶來的庫存壓力倒逼在開發產品時要下足苦功,確保每個都是爆款,超高性價比。從第一步挑選品類開始,團隊就大量做市場調研,在線上、線下熱銷的產品當中敲定品類,反復論證如何設計、包裝。產品出來以后并非馬上推向市場,而是先分別快遞一份給體驗官們免費試用,這些體驗官很多就來自他們微信公眾號的900多萬粉絲,背景五花八門,但不乏“極客型”妝品達人。比如有一位學化工專業出身的粉絲,對眼線筆怎么不暈妝特別有心得,團隊綜合體驗報告的意見不斷迭代改進。據介紹,目前名創優品的產品體驗官已經招募了1000多名,接下來還會以幾倍的量級擴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