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棉成交轉淡 可選供應有限
據幾家國際棉商、進口企業反映,4月下旬以來港口保稅、即期及清關人民幣報價外棉的詢價、出貨較2-4月份繼續疲軟,除S-6、墨西哥棉、烏棉、希臘棉偶有成交、差強人意外,美棉、巴西棉及少數“高不勝寒”的澳棉看貨、簽約比較冷清。一方面中美貿易磋商“拖而不決”、80萬滑準關稅進口配額何時下達沒有時間表,因此紡企、貿易商對冒險“透支”進口配額日趨謹慎;另一方面國內自5月日啟動100萬噸儲備棉輪出,雖然打壓力度有限但可見成效,隨鄭期CF1909合約破16000、15800、15600等整數關口,軋花廠、貿易商“基差采購”、“掛單點價”現貨資源的價格全面回落,內外棉花價差繼續收窄,國產棉競爭力提升。
山東、江蘇、廣東等地的用棉企表示,目前中國各棉花主港澳棉數量少且報價高;巴西棉品質低、指標價,不好用;西非棉、墨西哥棉等保稅量不足、不同加期、不同批次棉花差異比較大,采購要看運氣;而印度棉雖然抵港、保稅量比較大,S-6、MCU5的品質可紡性要高于國儲棉、地產棉,但CNF、CIF等報價偏高,紡40S及以下支數棉紗利潤并不高甚至“倒掛”(紡40S以上棉紗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新疆棉、澳棉、美棉或高品質巴西棉、烏棉),因此目前實際可較大量滿足需求和紗線品質指標的只有2017/18、2018/19年度美棉,目前形勢下只能等待:一是期待中美談判雙方能盡快達成共識,簽署協議,取消對美棉進口加征25%關稅;二是等待儲備棉輪出啟動,希望能較大比例的輪出新疆棉、中高品質地產棉,切實為用棉企業“排憂解難”。
從調查來看,雖然一周來ICE期貨主力合約再上78美分/磅,美棉、澳棉、印度棉等外棉再一次集體報漲,但港口清關棉的人民幣報價卻表現不合拍,“外強內弱”的趨勢很突出。4月25-28日青島港S-6 1-5/32報價15200-15400元/噸企穩;SM 1-1/8巴西棉報價15500-15600元/噸,SM墨西哥棉報價15100-15300元/噸,雖然對100萬噸儲備棉輪出對外棉出貨的擔憂較大,但受進口成本、外盤支撐及國儲地產棉品質、可紡性或無法滿足中小紗廠的需求預期等利好推動,短期內貿易商降價跑量的意愿不強,“手握資源,靜觀其變”心態占上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