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棉花期貨缺乏指引 后市將尋求突破
10月上中旬以來,ICE主力合約持續在62-66美分/磅廂體盤整,下有60美分/磅支撐,上有68美分/磅蓋頂,在缺乏消息面、基本面寬幅調整的前提下,棉花市場進入相對平靜期,只有USDA報告掀起一些波瀾。
一方面中美達成階段性協議的利好逐漸釋放。據悉,中美談判團隊正加緊制定階段性協議文本,市場猜測習近平和特朗普可能在11月16日在智利舉行的APEC峰會上見面并簽署協議。但各國際棉商、投資機構、紡企認為,在雙方沒有“簽字畫押”前,擔憂的警報無法解除,第二階段會談能否如期開啟仍存變數;
另一方面,北半球棉花主產區產量、消費、庫存等基本面調整難有新意(以小調甚至微調為主),對ICE盤面的刺激作用不大。USDA報告,截至2019年10月20日,美國棉花吐絮率為93%,收獲進度為40%,生長狀況達到良好以上的為41%,均明顯高于2018年度;而巴西、印度、非洲、中亞等棉花產量、品質也基本蓋棺定論,天氣、降雨等影響越來越弱,炒作題材不充分。
從一些機構的推測、相關部門的表態來看,中國承諾對美國農產品進口增至400-500億美元中包括棉花、大豆、豬肉、玉米和DDGS等;考慮到截至10月10日2019/20年度美棉簽約出口進度已達到預測出口總量的59%(USDA數據),中后期美棉品質或無法達到中國紡企、貿易商要求;再加上巴基斯坦、越南、印尼、印度等國紗廠“爭食”,因此今年要完成增加100多億美元美國農產品采購額,中國企業將從幾家美國大型棉花貿易企業手中采購的概率較大(9/10月份有些國際棉商擴大C/A、EMOT/MOT、ME等品種詢價、下單),因此盡管青島、張家港、上海等主港外棉庫存壓力比較大,但2019/20年度美棉11/12/1月份抵港、入庫量預計仍呈持續反彈、放大格局。
對于影響短期ICE走勢的因素,業內分析:一是中方代表能否在本月底前往美國,敲定與美國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并就第二階段協議磋商做準備;二是美聯儲10月降息似乎已“板上釘釘”(實現利率“三連降”)。美聯儲官員即將在下周召開議息會議,除了宣布進一步降息外,他們還將探討是否已經采取了足夠的措施,使得美國經濟足以抵御進一步放緩的風險;三是英國脫歐或重創全球金融市場、股債市及商品期貨。隨著10月31日脫歐大限迫近,英國脫歐之路愈發艱難和難以預料。英國首相約翰遜21日再度嘗試讓議會就新脫歐協議進行表決,但一如所料地遭到議長伯考拒絕。一旦英首相尋求無協議脫歐成功那么對全球貿易、消費、經濟等的沖擊不容低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