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文、員工、物流、口罩…… 制造業復工要過幾道關
【編者按】
疫情仍舊持續,各地復工日期終于來臨。盡管仍有一些地方還需延遲,但不少復工的人群已經走上工作崗位。
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巨大,不少企業,尤其是解決了大量就業崗位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著嚴峻考驗。
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加速轉型,產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其內部的產業鏈條聯系更為緊密。一旦鏈條上某個企業難以如期復工,上下游均會受到影響,甚至可以影響到全鏈條。
在確保防控措施到位、保證人員安全的情況下,企業有序復工會將疫情的影響盡量減小。如一些園區、寫字樓需要等待復工批文,一些小區還在嚴格防控疫情控制流動,這些都成為企業復工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打通各道關口考驗著各地治理能力。(李博)
2月10日,是廣東、江蘇、浙江、北京、上海等諸多地區復工的第一天。
當天,浙江省委、省政府對外發布《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全力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的若干意見》,堅持“受控復工”,分區域、分行業、分時段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類似浙江這樣“受控復工”的情況并不少見,部分制造業企業還在等地方政府開工“批文”,部分企業的外地員工由于封村、封路等原因無法到崗,部分由于缺乏口罩等防護物資難以開工。
2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會議明確指出,督促各地在科學有力有序做好聯防聯控工作的同時,對阻斷物流、阻礙正常復工等方面問題發現一起解決一起。
等待開工批文
“我們已經給區政府上報了員工數量、防控預案等資料,還在等政府的開工批文。政府會控制上班進度,今天開工幾家、明天開工幾家,我們還在等通知。”吳亮(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吳亮是北京市密云區一家永磁材料生產企業的老板,他的企業有100多號人,現在員工基本已經到位,除了本地員工之外,一些外地員工提前返京,已經完成“居家隔離14天”的要求,只要政府開工批文一到,即刻就可以動工。
馮雪(化名)的企業目前也在積極申請復工,她的企業地處杭州余杭區,是一家電力系統配套設備生產企業。
按照杭州余杭區政府的規定,對于他們這樣的工業企業,復工時間大致分為三檔。2月10日起,符合“白名單企業”(即涉及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運行和企業生產必需、群眾生活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員工基本為本地的企業,本地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完整的企業,有望復工。2月15日起,員工主要來自其他非疫情重點地區,本地產業鏈、供應鏈較為完整的企業,有望陸續復工。2月20日起,其他工業企業有望陸續復工。
“我們現在正根據地方政府要求,組織材料、遞交審批,積極申請復工。但是我們車間員工有一小半為湖北籍。我們也在響應國家政策,安撫疫情嚴重地區的員工,讓他們在家安心等待,等候政策允許再復工。”馮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企業復工,難啊!我們最近在填報各種臺賬、出具各種證明,配合地方政府的各種驗收活動,等待政府復工通知。”林原(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林原是江蘇鹽城一家生產物流裝備企業的總經理,生產線位于鹽城下屬的一個縣城。林原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材料顯示,該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2月7日通過的“全縣工業企業復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組織公共事業運行、疫情防控、群眾生活“三個必需”類企業優先保供或復工,其他工業企業有序復工生產。對于申請復工的企業,按照錯位有序的原則,規上企業、50人以上規下企業、50人以下規下企業分別實行“清單”式管理,按“優先、正常、暫緩”三個次序,一企一策,分類指導。
“我們有100多個員工,從初三就一直待在當地,原本想遠程指揮他們2月10日復工,但現在我們還在填寫各種表格,比如員工從哪里來、體溫多少、怎么證明待在本地等。要經地方驗收,并給我們下達開工通知,才能真正開工。”林原表示。
2月10日晚上10點,林原在微信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政府工作人員也很辛苦,現在還在加班,為企業復工驗收。
2月10日,是廣東、江蘇、浙江、北京、上海等諸多地區復工的第一天。-甘俊制作
企業員工等待到崗
除了政府開工批文外,員工難以到崗也是影響企業正常開工的重要因素。
2月7日,無錫市政府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外來人員流動管控的通告》,通知指出“凡是未通過復工防控措施核查的企業,其外來務工人員一律暫緩來錫。”“對于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等疫情重點地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律暫緩來錫”。
上述江蘇鹽城下轄縣城的公告中也有類似的規定,疫情重點地區排除了“江西”但增加了“上海”,縣外員工在疫情防控期間一律不得回來,嚴禁重點疫區(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上海等)和在上述地區有旅行、居住、接觸史的人員回來。
“我們公司管理人員有20-30個在外地,好不容易從縣里爭取了3個入縣名額,還要先送到當地酒店隔離14天,監測無異常后才能回歸崗位。人都回不去,要怎么復工?”林原表示。
據林原介紹,即便是那些從正月初三一直待在當地的員工,還需要電信公司出具近期漫游地軌跡,來證明這些員工未離該縣。如果這些員工恰巧用的不是當地手機號碼,無法借由手機號碼,出具個人軌跡,也難以復工。
吳亮企業的不少員工雖然是北京當地人,也存在員工難以到位的情況。他們有好幾個工人反映,從村里出來之后不讓進村,或者在小區里住著,如果出去了就不讓回來。
地方政府為了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層層加碼管控,地區與地區間阻斷交通,封村、封路的現象并不少見,這讓企業復工變得困難。
2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指出,嚴禁擅自封閉高速公路出入口,嚴禁阻斷國省干線公路,嚴禁硬隔離或挖斷農村公路,嚴禁阻礙應急運輸車輛通行,嚴禁擅自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和收費站、省界和國省干線公路設置疫情防控檢疫點或檢測站,已違法違規設置的要堅決撤銷。
貨物、原材料等待到位
封路除了阻斷人員往來,貨物、原材料運輸也受到很大限制。
柳州一家鋼材加工企業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他們2月10日已經復工,但由于村里封路,還有三分之一的工人沒有到齊。加之存貨有限,目前只開設白班,取消晚班生產活動。之所以取消晚班,是因為原材料供應有限。
據該企業主介紹,他所在園區的多數企業并未復工,人員不能到崗是一方面,很多企業無法購買口罩,沒有防疫條件的企業都不能復工。
“國務院下了通知后,封路的現象有望改善,高速公路現在基本通暢了,但國道、省道要暢通,可能還要花點時間。”該企業主表示。
在林原看來,物流不通非常致命。“我們現有的原材料庫存只能維持7-10天,現在的制造業企業并不會有太大庫存,沒有那么富余的資金購置大量原材料,生產對物流的依賴度很高。我們生產設備的零部件很多來自江蘇、浙江,物流不通,開工幾天就又得停下來。”
物流不通,意味著整個產業鏈并未真正啟動。吳亮企業所需原材料來自江西,年前定的原材料,雖然已經付錢,但貨還沒到,貨運物流公司可能要到2月18、19日才開工。企業生產的永磁材料賣給廣東的電子制造廠,這些企業多分布在深圳、東莞等地,下游的這些電子廠好些至少到17日復工。
“現在整個產業鏈條難以正常啟動,上下游、物流企業反饋的信息,好些要推遲到17號才能復工。上游廠家可能春節不停爐、不休息,但下游企業如果沒有復工,不能給我們貨款,或者拖著貨款,我們會更難受。”吳亮表示。
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的吳亮,熬過疫情那幾個月之后,企業的經營收入有所恢復。即便有過此前的經歷,對于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他直言將來的形勢不好說:“如果疫情拖得久了,部分訂單可能就沒了,畢竟任何企業都會同時備幾個供應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