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家頭部券商沖刺A股 中金公司攜百億融資盤來襲
在中泰證券IPO完成過會后,A股市場可能將迎來最后一家頭部券商的叩門。
5月15日晚,中金公司的A股IPO申報獲得受理后的招股書申報稿正式對外披露。
這意味著,在先后完成H股上市、并購中投證券、增發、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動作后,中金公司終于正式進入A股上市的排隊序列。
根據安排,中金公司此次擬發行不超過4.59億股,占其發行后總股本的9.50%,如果按照其目前的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計算,中金公司最終的IPO首發募資規模或達百億量級。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中金公司來說,完成A股上市有望進一步補充其資本實力,有助于其面向經紀網絡、資本中介、資產管理等多業務領域發力;而作為最后一家未上市的頭部券商的IPO沖刺,中金的上市也將進一步提高證券行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最后的“未上市頭部”
正式進入境內市場IPO審核隊列的中金公司,可能要成為A股最后一家啟動上市的頭部券商。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在2019年營業收入排名前10的券商中,中金公司是唯一一家還沒有實現IPO的券商。
而在同期行業營收排名前20的券商中,也只有中金、中泰兩家券商尚未實現上市。值得一提的是,5月18日,中泰證券已經先走一步地實現了IPO的首發過會,并啟動了網上公開發行路演。
這也意味著,剛剛獲得A股上市申報受理的中金公司,有可能成為近年來最后一家沖刺A股IPO的頭部券商。
“中金不但是近年來最后一家IPO的頭部券商,甚至也有可能會成為國內資本市場歷史上的最后一家IPO的頭部券商,現在許多中小券商或者新成立的券商,想在非上市的情況下發展做大也是非常困難的。”一家中型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
“作為持牌機構,中金公司最終通過IPO審核并走向上市是大概率事件,目前還極少有持牌機構上市被否的案例發生。”北京一家頭部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招股書顯示,中金公司近三年來實現營業收入分別達112.09億元、129.14億元和157.55億元,同期歸母公司凈利潤則分別為27.66億元、34.92億元和42.3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利潤持續擴張的中金公司也在行業中擁有了更高的凈資產收益率(ROE)。
數據顯示,中金公司2016年至2018年的ROE分別為10.43%、10.03%、8.85%,在對應的會計年度分別排名行業第七、第五、第一。
而在2019年,中金公司的ROE達9.37%,仍然排在行業前三名,僅次于中信建投和華林證券。
“ROE高一方面和投行業務、資管業務等高邊際收益業務占比更大有關,另一方面也是中金公司擁有較強的資本運用率的結果。”上述非銀金融分析師指出。
事實上,中金公司的確坐擁著相對更高的杠桿和資產負債率。數據顯示,2019年中金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排名已披露年報的全部券商之首,高達85.93%,較排名行業第二名的中信建投高出不少于5個百分點,而同期行業平均值只有73.68%。
“主要和充分利用風控指標以內的加杠桿策略有關。”一位接近中金公司的分析人士稱,“杠桿率和資產負債率的提高,能夠有效地提高作為金融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
或達百億募資
在A股沖刺預期的明確下,中金公司可能帶來的IPO募資規模亦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招股書披露,中金公司目前的總股本為43.69億股,而所有者權益為485.32億元,合每股凈資產約為11.11元/股。
以證券公司2020年以來的平均滾動市凈率1.71倍來推算,中金公司的發行價約為19元左右。
而按照中金公司計劃發行的不超過4.59億股規模簡單計算,則中金公司此次計劃融資規模將達到87.21億元。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中金公司目前的股東背景、ROE和資本運用效率較高等因素,不排除在最終發行定價環節高于行業普遍市盈率的估值,導致其最終發行規模突破百億元體量。
如果按照百億規模倒推,則中金公司的發行市凈率則需要達到1.96倍左右,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這一預期并不難達成。
“考慮到中金公司的股東背景,行業內高ROE以及機構品牌不斷下沉帶來的市場效應,中金公司PB達到2倍左右并不是一件難事,現在中信建投的市凈率還在5倍以上。”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分析師表示,“一方面是未來一線券商的新股會越來越少,這種新股標的不多了,另一方面中金公司本身也有著品牌光環。”
“甚至不排除中金公司在現有的市盈率限價政策下頂格發行的可能性。”上述分析師指出。
根據招股書披露,中金的2019年每股收益為0.99元/股,按照目前A股主板23倍的市盈率天花板測算,其發行價最高可達22.77元/股。
若按這一價格估算,則中金公司的首發募資規模將達104.51億元。
亦有投行人士指出,中金公司實際的募資規模仍然要考慮屆時的市場情況,不排除發行人或監管窗口上會對其首發募資規模進行一定程度的調節。
“之前一些頭部券商也有說募資超過百億的,但最終很多都打了折扣。”上海一家投行保代表示,“在一些發行時點,發行人和監管部門可能也會根據市場情況、時點來在發行募資規模上做調整,所以還要看到時候的市場情況是否支持這樣的大單發行。”
意在鞏固護城河
事實上,中金公司近年來一直通過增資擴股和行業兼并整合實現了快速擴張。
早在五年前,中金公司就已啟動了H股的上市節奏,其在2015年10月通過H股招股成功募資達54.85億港元。
此后,中金公司也通過首發、增發及匯金公司持股轉讓,吸引阿里、騰訊、海爾成為了中金公司的股東。
“引入這些股東既為了利用互聯網、產業等資源為中金賦能,也能讓這些股東享受到相應的資本回報。”上述接近中金公司人士稱。
事實上,在引入上述機構成為股東后,中金公司也開展了相應的合作。例如中金公司與騰訊數碼(深圳)有限公司在境內擬設立合資技術公司,為客戶提供智能化的財富管理、投顧等業務。
“公司將充分發揮整體優勢、抓住行業整合機遇、拓展與騰訊等公司的戰略合作。”中金公司指出。
與此同時,中金公司實現了對中投證券的收購,幫助匯金系進一步實現對證券類資產的整合,此舉也讓中金公司的總資產從2015年底的941.09億元增長至2020年底的3449.71億元,歸母公司股東權益也由164.42億元增長至485.32億元。
“如果說2015年前后中金還只是投行業務的‘頭部’,那么這幾年的發展,正在讓中金成為全業務鏈條的頭部機構,而這幾年較快的發展速度,主要得益于行業內部的兼并整合與增資擴股。”上述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如果此次中金也完成在A股的IPO,那么其A+H的上市布局,對于其進一步地躋身行業龍頭地位將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此外,伴隨著注冊制改革的落地,投行業務紅利的到來讓以投行業務著稱的中金公司獲得了更大的比較優勢。
“注冊制對券商提出了在發行跟投、詢價定價、承攬承銷等環節更高的能力、專業度要求,而中金這種擅長投行業務的機構可能有更好的發揮。”上述非銀金融分析師指出。
事實上,中金公司在投行領域的話語權,亦讓其許多戰略舉措往往體現出前瞻性。
例如其在3月末發布的2019年年報中就提到要布局公募REITs,而僅僅在2個月后,多部委就宣布基礎設施類RETIs項目正式啟動試點。
“中信、中金、中信建投的投行很多時候也會直接參與證券業務創新的討論和意見征求,往往也會更加清晰地感知、預測這些政策的推出節奏。”上海一家頭部券商投行人士指出,“這也是頭部券商的重要優勢之一,他們往往在市場創新中能夠搶到首批的位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