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強勢股機構籌碼達兩成 新機構抱團時代來臨?
習慣于“打板”思路的私募基金經理王宇,今年開始轉變思路。他現在的主要“課題”,就是研究如何抱穩機構的大腿。
“之前是打板,現在是要找機構抱團的個股,這類標的K線走得很穩,只要在買方聯盟瓦解之前撤離,就能收獲穩穩的幸福……”對于今年二級市場風格的轉變,他調侃稱。
5月26日晚,深交所對美的集團、華測檢測、索菲亞發出外資持股預警。截至25日,外資在這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26%的警戒線,逼近28%的暫停購買紅線。
事實上,這還只是外資的層面,內資機構也在不斷涌入醫藥、消費等行業的二線龍頭,亦或是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
這使得,在剔除排名前十持股相對穩定的流通股股東后,真正在市場上“流動”的籌碼數量迅速減少,而機構又掌握了剩余籌碼中的可觀數量。多重因素下,近期以食品、家居為代表的二線龍頭連續走高。
而最近王宇在思考的問題是,近期市場新發基金數量眾多,規模動輒百億,在貴州茅臺等原有白馬股身處高位,二線和細分行業龍頭累計漲幅業已可觀的背景下,新發行的基金下一步將去哪里尋找低估值標的?
多只強勢股機構籌碼達兩成
5月25日,華創證券董廣陽團隊發了一篇推文,其中提及“2018年來我們一般給酒業及食品目標價為當年30倍左右,調味品龍頭給到35-45倍,但當下不僅都實現了當年目標,甚至基本已達到未來12個月的估值目標”。
對此,他不無擔憂,在資金追尋確定的背景下,食品飲料有一定的估值溢價有其合理性,但進一步上行對應的波動風險也在加大。
其背后是,食品板塊個股的迅速崛起。據統計,年初至今申萬二級行業中漲幅排名靠前的三個板塊分別為醫療器械、半導體和食品加工,累計漲幅為55.61%、49.75%、38.52%。
可以說,沾“鋪子”和“食品”的個股今年表現都不錯,鹽津鋪子等三只食品股年初至今也已翻倍。
而從部分食品股的籌碼分布上看,便云集了大量的機構資金。
洽洽食品,耳熟能詳的瓜子廠商,年初至今漲幅已達70%,K線走勢就是王宇描述的那般穩健。
該公司為全流通,總股本50700萬股,其中第一大股東合肥華泰集團持股22458萬股。剔除這部分相對穩定的持股與社保基金持股后,真正具備流動性的股份約27242萬股。
其中,陸股通持股3439萬股,基金持股3582萬股,二者合計控制了洽洽食品約25.8%的籌碼,這還只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機構持股數據。
從二季度持股變化來看,與洽洽食品的股價沖高一道,陸股通持股也已于5月21日達到4129萬股的高點。
這并非個例。在醫藥生物,以及家電、家具等泛消費品行業,同樣存在類似情況。
以年內漲幅榜首位的英科醫療為例,公司非次新股,但是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清一色是各類投資機構與基金。
數據顯示,該公司自由流通股13196萬股,其中一季度末基金持股3249萬股,占比24.62%。
5月27日集體大漲的家具板塊也是如此。
江山歐派,木門生產商,年內漲幅最大的家具股。公司總股本8081.6萬股,董事長吳水根及2名董事合計持股5000萬股,匯添富基金、長城基金等14家機構合計持有687.45萬股。
在掌握兩成,甚至是更多的籌碼后,基金等買方機構及陸股通無疑成為了左右二級市場運行的最重要變量。
資金外溢至細分領域冠軍
事實上,洽洽食品等上述標的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一線白馬股,而是屬于細分領域“小而美”的代表。
對此,王宇便將其總結為,“之前是抱團大白馬,現在抱的是小白馬。”
其背后邏輯在于,今年二級市場延續了對增長具備確定性板塊或行業的偏好,包括機構在內的資金難以找到更好的標的,只能將寶壓在成長股的身上。
反觀一線白酒、家電行業個股,去年已經累積了巨大的漲幅,此時繼續追漲的“性價比”顯然不高,市場資金開始向二線龍頭,以及細分領域冠軍外溢。
僅以家電行業為例,格力電器2019年家電股漲幅排名第三,全年漲幅達91.66%。今年一季度,基金就減持了該公司2.02億股,年初至今該公司累計下跌14.24%。
從一線白馬股出來的資金,就可能進了二線細分龍頭股。
小熊電器今年一季度基金持股從36.7萬股大幅增加至515.8萬股,年初至今漲幅達80.4%,位居家電股第四位。
再如近兩日大漲的索菲亞,便是家具定制行業的特色企業,屬于定制衣柜領域的一哥,中寵股份則是A股僅有的兩家寵物食品制造商,本身具備一定稀缺性。
在行業景氣度不改、未來增長確定的背景下,很容易吸引機構組團進駐,甚至是單個買方的多個產品一起抱團。
以上文提及的英科醫療為例,基金機構持有的3249萬股中,有1224.68萬股來自工銀瑞信基金,分屬該公司旗下7只不同的基金,其中持股數量排名前4位的基金,基金經理又均為譚冬寒和趙蓓。
類似公募基金經理“一拖幾”的案例,已經屢見不鮮,但是若其管理的幾只產品同時入駐一只個股,無疑會對二級市場的波動產生明顯影響。
另一方面,賣方機構也在配合發聲。
譬如表現突出的食品板塊,近期國海證券便在一篇周報中旗幟鮮明地表示“忽視短期公司估值,注重長期成長空間”。
具備資金優勢的買方,與具備信息優勢的賣方共同協作下,二級市場對消費、醫藥等板塊的投資邏輯,可能還會得到進一步強化。
歸根到底,機構主導下的A股仍然是成長股的天下。(編輯:巫燕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