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價跌促進成交 紗線銷售相對穩定
上周(6月22日-26日),鄭棉承壓弱勢調整,紗廠逢低點價采購,棉花現貨成交增加。紡織市場上中粗支紗銷售相對較好,氣流紡紗熱銷,外銷訂單仍零星稀少,精梳高支紗銷售冷清,用于高支紗的澳棉、美棉、長絨棉銷售也同樣冷清。歐洲疫情有所緩和,美國、印度、巴西仍在高位,疫情仍是目前影響經濟和消費的最大因素。棉花替代品滌綸粘膠價格小幅下行,滌綸5730元/噸,粘膠8800元/噸。棉花CNCottonB指數11830元/噸,與鄭棉2009相比升水180元/噸。
期貨方面。鄭棉主力CF2009合約上周三收于11650元/噸,周跌260元/噸,日成交相對穩定,持倉增加28174手,增幅7.9%。持倉前20名,持多單288965手,周增加19957手,空單380631手,周增加10634手,凈空91666手,減少9323手,下跌后空頭逐步盈利平倉。注冊倉單21454張,周減865張。預報2355張,周增77張,仍有10萬噸以上的預報,反映現貨銷售壓力很大。全球疫情仍很嚴峻,但中國已有效控制并重啟經濟,市場在逐步恢復,棉紗價格內外基本持平,棉花價格低于除印度以外的其他外棉,國內棉花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利于國產棉花消費,對鄭棉有支撐作用。預計鄭棉主力CF2009合約在12000-11500元/噸區間震蕩概率較大。
外盤:上周五ICE主力12月合約收于59.43美分/磅,周跌47點。中國、越南積極采購,銷售數據較好,另一方面海外部分地區疫情未能有效控制,中美關系存在風險,中國采購仍在進行,疫情好轉后其他國家的采購有望恢復,本周可能會依托20日均線震蕩反彈。
現貨方面。中粗支紗銷售好轉,帶動低價棉花的銷售。期貨下跌創近16個交易日新低,觸發了大量點價盤的成交,紗廠逢低補庫積極。內地庫“雙28”機采棉成交價集中在12200-12400元/噸,“雙28”手摘棉成交價集中在12400-12600元/噸,巴西棉12500-13200元/噸,澳棉14500-15300元/噸,印度棉11800-12100元/噸,美棉12600-13500元/噸。期貨下跌后,基差銷售的新疆棉與進口棉相比,價格優勢明顯,銷售較好,低價美棉銷售走貨也相對較好,高價的澳棉、美棉、長絨棉、皮馬棉出貨很少。紗廠仍采用隨用隨買、逢低點價采購策略。
操作建議。疫情和中美關系是目前壓在全球經濟和棉花消費頭上的兩座大山,全球經濟和棉花價格都處在歷史低位,中國作為全球第一棉花消費國、第二大經濟體,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已經逐步恢復,最差的時點已經過去。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還很完好,棉花消費會低位逐步恢復,可能維持較長時間,棉花價格也會維持震蕩、底部逐漸上抬的走勢,紗廠可逢低階段性采購,快速反彈上漲不宜追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