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走弱無法支撐價格 本棉花年度棉紗進口量或同比下跌10%以上
近期,整個產業鏈正處于傳統淡季,紡企接單仍然沒有任何起色,庫存累積資金周轉難已讓企業難堪重負,市場已一片凋零。截至7月23日,CY C32S純棉紗報收18555元/噸,較上周相比繼續下跌15元/噸。
從原料來看,截至7月23日CC3128B棉花指數報收12321元/噸,較上周有明顯上漲,漲幅158元/噸。滌綸短纖報收5300元/噸,同比下降20元/噸。粘膠短纖報收8300元/噸,同比下降200元/噸。三者價格同比均低于去年同期。從近幾個月來看,棉花在3月降至最低點后,價格重心有所上升,總體仍在低位震蕩。粘膠短纖陰跌,產銷清淡。而滌短在4月份跟隨PTA和EG價格大跌以及中旬原油減產協議的達成,市場信心大增,覺得可能跌到底了,遂有過一波抄底,隨后5月份的原油有幾波上漲行情,近期由于原料走弱,下游需求不足開始持續性下跌。原料端走弱,紗線價格無支撐。
純棉紗價格穩中有跌,庫存高企。據反映,近期純棉紗線訂單寥寥,企業庫存不斷攀升。一般大型企業產成品庫存超30天的占多數;中小型廠家一般在20-30天,個別達到45天。由于訂單不理想,企業的庫存還在繼續增加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下游坯布行情堪憂。據盛澤地區織造廠的反饋,7月中下旬以來,純棉坯布去庫存難,廠家不惜虧損去庫存;二、進口紗沖擊國產紗。盡管今年以來進口紗優勢不再,但當前對國產紗的沖擊仍然不容忽視;三、棉花原料仍在底部運行,價格不存在大漲可能。因此,近期純棉紗線或仍將低位運行,廠家去庫存是主流。
據海關統計,6月我國棉紗進口量約15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6.5%,環比增加了50%。進口紗量繼上個月創出10萬噸的近年新低后,本月大幅反彈增長,然而這種增長恐怕難以延續。今年以來,紗價的大幅下跌已經導致了貿易商前幾個月虧損嚴重,每噸1500-2500元的虧損讓不少小貿易商退出了市場。不過,5月份的時候由于外盤大幅下跌,幅度超過內盤,給出了一個比較好的價格,所以有不少貿易商補了貨,這也導致了6月的進口量有了明顯增長,然而6月份隨著外盤價格的反彈,以及市場好轉不及預期,市場的訂貨量大幅減少。近期中印關系的緊張,也使得貿易商對印度紗不敢輕易問津。所以從總量上來看,18/19棉花年度我國棉紗進口總量為197.32萬噸,對比19/20年度截至目前僅有150.07萬噸。未來2個月進口量是否能達到25萬噸還是個未知數,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棉花年度棉紗進口總量肯定環比去年要跌去10%左右。
再來看中美關系,剛剛,中方宣布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這一舉動,是繼7月21日美國要求中方關閉中方駐休斯頓總領事館之后,中方采取的反擊。事態發展到現在,市場關心的已經不僅僅是關閉領事館這一具體行為背后的具體原因。而是開始關注中美關系在“后疫情”時代的走向。對于中國國內的投資者而言,尤其要警惕這一宏觀層面的風險。盡管中國經濟在疫情沖擊下率先恢復,但中美關系的緊張,可能會令投資者對經濟恢復的持續性和強度,產生憂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