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格局變化之下的A股觀察:銀發經濟和母嬰經濟受資本追捧
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公布,嗅覺靈敏的資本市場應聲而動。
當日早盤,養老概念股率先異動,二胎概念股盤中拉升。截至收盤,養老概念板塊中,開能健康、南紡股份、重藥控股、大湖股份、廣宇集團、宜華健康、湖南發展等紛紛漲停;二胎概念板塊中,茶花股份、新華錦漲停,均瑤健康、太平鳥、長江健康、創新醫療等跟漲。
老齡化和生育率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兩大問題。此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同)相比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十年間,我國人口的主要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的歷史進程,同時,也反映出我國人口發展中面臨著一些結構性矛盾,如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規模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總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數量走低等。
當下我國人口結構出現的新變化,將對相關產業造成哪些影響?A股市場的反應或可作為一個觀察的窗口。
“銀發經濟”活躍
從年齡構成來看,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與2010年相比,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
寧吉喆說,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比如,人口老齡化從挑戰方面看,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同時也要看到人口老齡化促進了“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還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這都帶來一些新的機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日,滬深兩市互動平臺上有關該話題的提問激增,投資者關注A股公司養老業務的布局。
記者梳理發現,養老產業按需求屬性的不同,可以分為醫療保健業、日常生活用品業、家政服務業、房地產業、保險業、金融業、娛樂文化產業、旅游業、咨詢服務業等多個細分產業。
比如多家地產公司涉及養老項目,世榮兆業在投資平臺上回復稱,公司北京項目地塊面積約16萬平方米,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計劃用于養老項目的開發。濱江集團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及其延伸業務的經營,其將養老作為五大業務板塊之一。萬科表示,公司在社會化養老解決方案方面有做一些探索,但尚未將其作為公司的主要業務。中南建設則在2019年參與投資了一家養老服務平臺。
主營水力發電及以醫療、養老、養生為主的健康產業的湖南發展也受到資本關注。據悉,在養老業務方面,截至去年末,公司累計簽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網點78家,優化運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45家。
不過,最受關注的還是老齡化帶來的醫療消費的增長預期。中信建投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黃文濤指出,“老齡化加速將帶動醫療保健(器具、藥品、服務)相關消費迎來高增長。從歷史數據看,不論日本還是我國,由于老齡化持續上升,醫療保健相關消費是各類消費支出中增速最快的領域。”
從近期A股盤面表現來看,融捷健康、重藥控股、宜華健康、方盛制藥、精華制藥、金陵藥業、南京醫藥等醫療股漲勢突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長期關注養老領域,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服務產業是一個巨大商機,也是朝陽產業,將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推動中國經濟產業升級。“養老服務產業關聯度很高,2.6億老人背后有巨大的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的需求,有利于護工、家政行業發展,尤其可以擴大大齡工人就業。此外還有適老化改造方面的市場潛力,各類日常用品消費增長,甚至催生服務老年人的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粵開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夢潔進一步對記者表示,“當前我國養老模式包括居家、社區、機構養老三大類,其中以居家模式為主,機構養老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市場缺乏符合居民消費水平且服務質量高的專業養老機構。隨著養老機構逐漸多樣化、成熟化、市場化,相關的地產、健康護理、醫養結合等細分領域將迎來較大市場空間。”
生育潛力激發的市場需求
在老齡化程度加深的同時,另一受市場關注的問題是人口低速增長、生育率降低。
寧吉喆介紹,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處于較低水平。這主要受到育齡婦女數量持續減少和“二孩”效應逐步減弱的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確定性和對住院分娩的擔憂,進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
對于該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少子化加速將驅動母嬰、兒童、教育等消費增長受限。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的包容性。全國人大通過的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要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的成本,釋放生育政策的潛力。
寧吉喆表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調查,我國育齡婦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數為1.8,只要做好相應的支持措施,實際存在的生育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正是基于這樣的生育預期,市場對A股“二胎”相關標的表現出熱情。具體來看,涉及母嬰產品、玩具、母嬰醫療及兒童用藥、嬰幼兒教育、兒童服飾等多個方面。
表現較為突出的茶花股份,近日已實現兩連板,公司主要從事日用塑料制品為主的家居用品的生產銷售,嬰童產品包括兒童吸管杯、保溫杯、靠背椅等。
江南高纖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復合短纖維產品主要用于嬰兒紙尿褲,國家開放生育政策,將進一步拉動了國內母嬰行業的整體需求,給復合短纖維帶來了市場機遇。穩健醫療表示,嬰童領域,公司全棉時代產品覆蓋母嬰、兒童、成人等多個消費群體,橫跨高端純棉柔巾、女性護理、嬰童護理、成人服飾、家紡用品等多條產品線。
陳夢潔在受訪時表示,“對于二胎概念,隨著消費升級不斷深化,父母更加追求高質量產品、更注重早期培訓,嬰幼兒食品、玩具、早教等相關細分領域有望持續受益。”
“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提高生育率是當務之急。學齡前教育、幼兒教育、幼兒護理等產業將迎來大發展。總的來說,托幼和養老是兩個政策紅利比較大的產業,也會是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產業,未來與這兩個產業關聯度極高的上下游環節,將大有可為。”董登新說。
除了上述兩個領域,人口數據還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比如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上升至15467人,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
對此,陳夢潔分析稱,年齡結構的變化將給消費市場帶來結構型轉變,醫療、保險、醫美等消費占比有望提升。而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早期教育、課外培訓、技能培訓等細分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在終身學習理念下,老年教育也具備較大的市場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