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欠薪 虧損 美特斯邦威還能夠扛多久
近日,有美特斯邦威員工向壹覽商業爆料,稱其自今年3月起遭公司連續拖欠4個月的工資。
自今年3月份起,美特斯邦威人力資源部就開始發布“關于延緩發放工資的通知”,稱受疫情影響,上海總部無法正常運轉,導致現金流緊張,發放公司時間向后延遲,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除了拖欠薪資,美特斯邦威還想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能看到眾多自稱美特斯邦威的網友們爆料。有一位網友稱:拖欠半年工資,孕期,每個月還有房貸車貸、產檢等高額費用,不發工資是要逼死人嗎?
曾經風靡一時的美特斯邦威為何淪落至此?疫情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嗎?
01
連虧三年
其實在疫情之前,美特斯邦威就已經開始陷入虧損了。
2019年-2021年,美特斯邦威實現營收54.63億元、38.19億元、26.29億元,歸屬凈利 潤分別虧損4.685億元、8.594億元、8.25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21億元。
在美邦服飾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中,預計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6.2億元-6.8億元,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6億元-6.6億元。
關于業績下滑,美邦服飾將原因歸結于疫情。受疫情封控管制的影響,公司位于上海浦東的物流總部約有2個月時間無法向全國線下門店及線上網購正常發貨,致使公司營業收入及經營利 潤出現下滑。此外,疫情期間部分加盟商績效不佳,還款出現逾期及應收賬款賬齡變長,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對上半年凈利 潤產生較大影響。
在壹覽商業獲得一份美特斯邦威的內部會議錄音上,周成建也提到了疫情對美特斯邦威的致命打擊。首先,由于物流總部在上海浦東,導致約兩個月的時間無法向全國線下幾千家門店做正常的補貨、發貨;其次,線上平臺銷售無法正常發貨。反映在業績方面,3-6月份,美特斯邦威銷量下滑80%。最后,一年四季最重要的冬季訂貨會無法正常召開等。
這種情況下,美特斯邦威希望借助變賣資產補充現金流。2021年3月,美邦服飾公告表示,為盤活現有資產,擬將與子公司共同持有的上海模共實業有限公司10 0%股權,作價4.48億元出售給上海百潤投資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巴克斯酒業有限公司,所得款項將用于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將產生積極影響。
除了變賣資產,美特斯邦威還陷入了閉店潮,通過關掉經營不善的門店減負。“全部外衣50元一件,褲子100元三條”,隸屬于赤峰市的克旗的美特斯邦威在永久閉店前進行最后的清倉處理,成都錦都店、濟南泉城路店、沈陽中街店、鶴崗店都在進行清倉處理。據報道,不少美特斯邦威店似乎正在大撤退。
在美特斯邦威巔 峰時期,全國門店數量達到5220家,截止2021年,這一數量降至1600家,降幅達69%。2021財報顯示,報告期內關閉718家門店。2020年,美特斯邦威關閉937家門店。
欠薪、裁員、閉店、連年虧損,昔日的巨頭走到今日,絕非一日之寒。
02
丟掉根基
在8090后的學生時代,美特斯邦威是潮流的代表。在當時,美特斯邦威瞄準18-25歲的年輕人,標榜個性、獨立和自由,一句“不走尋常路”更是彰顯其品牌風格。
2008年,美斯特邦威順利上市,全國門店最多時超5000家,2011年營收近百億元,歸屬凈利 潤達到12億元。
在美特斯邦威發展初期,國內休閑服飾行業還處于啟蒙期,消費意識覺醒,消費欲望膨脹,再加上周杰倫、張韶涵、潘瑋柏等頂流明星的加持,讓美特斯邦威獨特的風格被放大,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
但隨著但隨著國外快時尚品牌逐漸進入中國,優衣庫、ZARA、H&M等快時尚品牌競爭激烈,產品成為競爭的關鍵因素,而美特斯邦威的產品并沒有競爭力。
就拿快時尚品牌ZARA為例,一款產品上架周期不超過4周,從設計到成品出售,只需4-6個月,一年最多研發3000-4000新品,自建工廠+代工,提高了品牌對市場的反應速度。
ZARA有自己獨立的供貨鏈,確 保產品生產后第一時間陳列在專營店內。而美特斯邦威由于是加盟商經營模式為主,產品從設計出來到商場鋪貨周期漫長,這也就意味著,美特斯邦威的產品從設計出來到進入商場,款式很有可能已經不被大眾所接受了。
正因此,美特斯邦威的庫存積壓會陷入循環。截至2021年末,美邦服飾財報顯示,公司服飾存貨賬面價值為11.21億元。
美特斯邦威不能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回應。顧客滿意度下降使得企業信息丟失形象受損,最后失去了目標消費者。
“年輕化”始終是休閑服飾的重點,8090后這屆消費者已經長大,Z世代的審美又更加潮流,美特斯邦威終究淪為了“土”的代名詞。
截至目前,美特斯邦威市值由高點389億元跌至41.96億元,蒸發近九成,股價也由31.5元/股跌至1.67元/股,較發行價19.76元/股跌去90%。
不僅美特斯邦威如此,今年,國內休閑服飾品牌們的日子都不好過。
截至7月26日,森馬服飾、美邦服飾、太平鳥等休閑服裝企業已相繼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多個品牌業績下滑。其中,森馬服飾、太平鳥、朗姿股份凈利 潤下滑超60%。
森馬服飾上半年凈利 潤預計減少80.46%-86.47%。太平鳥凈利 潤預計減少68%左右。朗姿股份凈利 潤預計下降87.14%-91.43%。
根據多份業績預告顯示,受疫情影響,部分線下門店無法正常營業、零售客流減少成為影響業績的主要原因。
另外,除疫情影響銷售外,森馬服飾因供應鏈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采購成本上升,同時銷售促銷力度加大,使得毛利率下降;太平鳥直營店鋪租金、員工薪酬等固定性費用較大,零售業績的下滑導致公司扣非凈利 潤出現較大幅度下降;朗姿股份則是因為新開多家女裝店鋪和新開業多家醫美機構,導致本期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上升幅度較大。
國產休閑服飾行業整體的下滑,除疫情因素外,還與線上沖擊和外資快時尚品牌擠壓有關。一方面,隨著拼多多、1688等平臺的興起,線上崛起的一批價格低廉的大眾化品牌對國產休閑服飾品牌造成沖擊;另一方面,外資快時尚品牌在上新速度還是產品創新和研發上都具備優勢,國產休閑服飾品牌與其還相差甚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