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建設美麗中國,紡織業建立紡織環保專項基金探索行業產融結合
近日,由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行業發展部主辦、東方國際上海紡控集團協辦的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聯席會議上海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端小平到會祝賀,昀澤、中信、興業、博天、中廣核、如意集團等相關資本、基金、券商、風投公司、上市公司投資基金,以及紡織印染零排放技術研發、項目工業化運行試驗、工程化示范基地試點單位共四十余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俞亦政主持。
本次會議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精神,落實中紡聯合會部署《紡織行業產融結合三年行動計劃》的一項重要活動。在當前我國由紡織加工制造大國邁向紡織強國進程中,保護好環境,是行業今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我國紡織工業廢水主要來自印染加工行業,用水量多、廢水濃度高排放量大。近年來國家對環保要求愈來愈高,執法越來越嚴。對行業發展來說是危機也是機遇。實現印染水資源生態可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對今后我國紡織印染行業乃至整個紡織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也是行業協會的工作責任之一。
中國紡織規劃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俞亦政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中紡研究會根據行業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在深入研究紡織資本市場、開展對紡織服裝類上市公司咨詢服務,以及組織行業有關單位進行前瞻性項目研究和引領性技術成果推介推廣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他強調,進一步提升紡織行業整體形象和市場地位,推動行業內優質企業IPO、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和加速行業兼并重組是中紡聯合會產融結合三年行動計劃工作目標和的重點任務。其中,無水少水印染加工技術裝備和印染廢水零排放等技術成果產業化,是《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支持領域和發展方向。
俞亦政介紹說,目前東華大學等單位研發的零排放技術在山東如意、浙江紹興進行了小試、中試、生產性運行試驗以及示范工程試點建設,通過試驗廠家實際工程應用和有關方面的專家論證,基本具備了應用推廣基礎。這次會議還專門了邀請盛虹、富麗達等一些印染龍頭優勢企業來參與討論交流,目的就是要讓行業內更多印染企業參與進來,以進一步完善技術方案,研討檢驗項目的技術成熟度和實際推廣可行性。
對于目前正在籌備的項目公司和專項基金發起,俞亦政解釋說,項目公司是技術成果應用推廣孵化器,專項基金作為技術成果產業化資金資本保障,是產融結合一種有效方式。他希望在產融結合工作中,要注重協調紡織行業發展特點、需求與基金市場化運作的關系。在基金運作模式、資本構成、運行管理、退出機制等方面加強研究,大膽探索,謹慎前行。他同時希望,紡織行業內一些優秀企業、上市公司能夠積極關注和參與到此項對行業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工作之中。
會上,東華大學、中廣核等有關單位就印染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工業化運行試驗、示范工程基地試點建設情況等做了詳細介紹。
中紡研究會副秘書長王春生就關于《建立紡織環保專項基金聯席會議制度的提議》向會議做了說明。他說,中紡研究會按照國家工信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等上級管理部門有關文件要求部署,自去年以來,組織開展了紡織印染廢水零排放技術項目應用推廣工業化生產運行試驗和示范工程試點建設。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考慮到紡織印染零排放技術項目在開展推廣應用過程中需要資本支持的實際需要,經與一些資本、風投、券商、基金等機構商議,擬發起籌建紡織行業環境保護發展專項基金。這是按照行業發展需要和市場需求而進行的相關嘗試,目的就是進一步探索紡織行業產融合作的有效方式與途徑。建立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聯席會議制度,是為了有利于組織開展相關工作,指導并規范相關管理。
通過市場化運作管理,發起籌建紡織環保發展專項基金,是有利于紡織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探索與嘗試,對于紡織業產融結合的探索意義重大。對有關零排放及生態印染(生態化處理技術)、基金發起籌建投向、市場化運行方式內容、聯席會議制度等工作,本刊將持續給予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