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 | 我國再生PET纖維產業鏈發展現狀
2017年中國化纖總產量已經超過5000萬t,占全球70%以上,其中滌綸的產量約占化纖總產量的80%。與巨大的產量相伴而生的廢棄物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估算,目前廢舊聚酯材料總社會存量已接近4億t。因此,發展再生化學纖維行業是我國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再生PET纖維的原料行業
再生PET纖維行業屬于原料短缺型行業,主要原材料是廢棄PET瓶回收料,其中每年PET瓶片供應量不足部分由滌綸纖維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料加工成的泡泡料和少量PET纖維的布碎泡泡料補充,目前這部分可供給量約占總原料供應量的5%~8%。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回收瓶片的供應量一直占再生PET纖維產能的60%左右(包含每年進口約200萬t的PET下腳料)。
2005—2017年中國再生滌綸行業原料供應與產能匹配情況
近3年來再生PET原料供應行業逐漸向規?;l展,原料向大企業、大集團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參與這個行業的大型企業包括環嘉集團、葛洲壩集團、航天科技、中國再生資源、浙江華菲和玖隆科技等,部分龍頭原生企業準備或已進入再生聚酯行業(如古纖道集團投資的綠宇環??萍脊镜?,也有少數再生纖維企業準備逐步退出再生行業進入原生聚酯行業。
再生PET瓶片2017年價格走勢
根據環保部固廢管理中心公布的政策,2018年廢棄PET瓶片進口量預計將下降至20萬t/年左右,這就意味著如果生產量維持在2017年水平,2018年的原料缺口將達到180萬t,約占2017年再生PET纖維產量的26%。同時隨著2018年國家全面停止進口PET廢料,原料短缺情況將進一步加劇。如果原生PET纖維價格維持在2017年水平不變,勢必嚴重擠壓再生PET纖維企業的利潤空間。再生PET纖維行業的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和兼并重組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必將加速進行。
再生PET纖維行業
我國再生PET的制品主要是纖維。截至2017年底,我國再生PET纖維的產能已經超過1000萬t,穩居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占全球份額持續下降,這也反映了中國再生PET纖維企業和產能開始加快走出去的實際情況。再生PET纖維國內產能分布集中在江浙地區的格局依然維持,內陸地區的發展受制于各方面原因,并非像許多業內人士3年前預期發展的那樣樂觀。
2005—2017年中國再生PET纖維產能和產量變化
行業產能、產量及產能利用率的變化趨于平穩,反映出行業發展由過熱趨于理性的特征。有別與原生PET纖維行業,由于受原料供應半徑、原材料污染控制和企業管理能力等多種限制因素影響,再生PET纖維行業不具備明顯的規?;a優勢。國內產能在15萬~20萬t/a的一些龍頭企業(如慈溪大發公司、山東龍福公司、揚州天富龍公司和浙江海利公司等)已經停止了產能擴大的步伐,新加入者對行業發展的看法也趨于謹慎。
2005—2017年再生PET纖維產能、產量和利用率增長變化
由于再生PET長絲存在不能夠保證染色均勻性、質量穩定性不理想和滿卷率低等問題,導致最初希望產品在服裝和家紡用品面料市場上大規模應用的想法難以實現。2015年以來,大量再生PET長絲企業停產,致使再生PET長絲在再生PET纖維產品構成中的比重下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