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服飾品牌陷入困境,堡獅龍預計虧損達2800萬
越來越多數據顯示,香港服飾零售業重新遭遇寒冬。
香港服裝零售商Bossini堡獅龍日前發布的下半財年盈利警告,集團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6個月內凈虧損或達2300萬港元至2800萬港元,上年同期凈虧損為1200萬港元,市盈率錄得虧損。集團認為虧損主要受集團經營的多個核心市場冬季氣候異常偏暖以及當地消費低迷的影響。
堡獅龍近年來業績總體表現不佳,集團年度利潤已連續四年呈下滑趨勢,2014至2017年分別錄得1.27億港元、1.15億港元、2500萬港元、488.6萬港元。集團更是從2016年起連續四年發布盈利警告。2017年,堡獅龍在香港及澳門地區收入跌幅高達14%,而一直作為增長引擎的中國內地市場收入也下降6%。
根據堡獅龍截至去年6月30日的業績報告,按照地區劃分,雖然中國內地和臺灣同店銷售額分別上漲6%和3%,但港澳同店銷售額下跌2%,新加坡收入下降9%,同店銷售額則錄得5%的跌幅,其總收入下跌3%至約20億港元。
1987年堡獅龍在香港開設第一間門店,1993年堡獅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正式上市,成為當時港澳地區最大的服裝零售集團。而自2000年代中國內地赴港自由行開放以來,堡獅龍更是進入高速增長期,2005年市值一度突破25億。
但好景不長,由于近年來經濟環境波動大,導致內地游客訪港吸引力下降,ZARA、H&M等快時尚和電商的猛烈沖擊都給整個香港零售市場都帶來了負面影響。被稱為香港休閑服裝三巨頭之一的堡獅龍的興衰與香港零售業緊密相關,在這樣的背景下衰退也就不足為奇。
據官方最新數據,香港去年11月的零售銷售表現錄得17個月來最慢增長,主要受地緣經濟持續波動令消費者愈發謹慎影響。
事實上,與堡獅龍并稱三巨頭的佐丹奴、班尼路如今也并不好過。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于2016年被母公司香港德永佳集團以2.5億元的低價出售。佐丹奴也在2015年大幅減少81家門店,其副品牌EULA也宣布停止經營。如今,佐丹奴在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商圈里,幾乎消失殆盡。佐丹奴國際早前公布,在截至9月30日的3個月內,集團銷售額下跌5.2%至11.76億港元,按固定匯率換算則下跌6.9%,可比銷售額下降2.8%。集團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受自6月以來亞太地區消費者信心受挫影響。
同樣受到零售業疲軟影響的還有化妝品零售集團莎莎國際和珠寶集團周大福。由于貨幣匯率波動和消費者信心低迷,莎莎國際第三季度整體銷售額下跌2.2%至21.86億港元,其中港澳地區下跌2.8%至18.38億港元,單筆交易金額減少2.6%至358港元,而周大福更是錄得兩個財政年度內季度同店銷售的首次下滑。
為加快實現業績復蘇,堡獅龍早前計劃加大童裝產品的尺碼選擇,以進一步拓展童裝市場。有分析指出,在目前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中,如何尋找到新的增長點是堡獅龍等傳統服飾品牌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中繼續立足的關鍵。
截至周三收盤,堡獅龍(00592.HKG)股價大跌8.475%至0.27港元,自2018年以來累計下滑了40%,目前市值約為4.43億港元。
來源:LADYMAX 作者:Yohanna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