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租賃能否成下一個1億美元的生意 潛在商機后的隱患
如今球鞋和與球鞋有關的資訊已經徹底的滲透到了「Y」世代和「Z」世代的生活中。他們對于球鞋的銘感已經和「習慣使用社交軟件」以及「推崇電子競技」等一樣,成為了烙印在這一代人身上的標簽。即使不是真正的 Senakerhead 或者資深的街頭潮流文化愛好者,如今的年輕人都或多或少的擁有多雙,并且渴望擁有更多雙的球鞋。球鞋儼然成為了時下年輕人標榜自我的「名片」。這一情況也驅使諸如 Gucci、Balenciaga、Prada 和 LouisVuitton 等品牌紛紛加大對旗下球鞋產品的投入,在每一季的產品中增加球鞋產品并投入更多的宣傳推廣精力。加上 Nike 和 adidas 等傳統品牌樂此不疲的打造充滿話題性的限量鞋款。
時裝屋的球鞋在品牌附加值及做工、材質等多個因素的構成下本身就有著不菲的售價。而傳統運動品牌球鞋的公價雖然依舊親民,但是又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在這兩股「力量」的合流之下,消費者在購買球鞋時,面臨著「買不起」和「買不到」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是二者合一。
要解決或者減緩這種供需關系的不平衡,除了品牌自身的營銷模式改變以及規范化的二級市場外,參考傳統奢侈品租賃模式的球鞋租賃,也許是時候探討這一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了。
值得參考的商業模式
與其說是租賃,不如給其賦予一個更加流行的名字:共享球鞋。共享單車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概念也日漸興起。而以「天」為計數單位租賃的共享奢侈品平臺也在國內迅速興起。打開手機的應用商店,以「共享奢侈品」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已經能跳出大量的 APP。
奢侈品的共享租賃極其簡單易操作,只需注冊(部分 App 需要實名認證),繳納租金和押金即可。平臺上的商品多為八九成新。其中一家平臺的商品分為重奢和輕奢兩種,重奢的租賃費 25-50 元/天,輕奢為 1-25 元/天不等,七天起租。雖然租賃費便宜,但下單時需繳納較高的押金。押金根據商品價值來定,比如輕奢商品的押金為 1000-5000 元,重奢為 6000-12000 元。這樣的操作模式,如果將各種類型的包袋和手表等奢侈品改為球鞋,整體上來看是完全可行的。
租賃奢侈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大致分為兩種:第一,對奢侈品有向往,且現階段的收入無法匹配這樣的向往;第二,對奢侈品有向往,現階段收入可以支持其購買一定的奢侈品,但同時希望能以較低的代價,用各種不同款式的奢侈品。但這兩種客戶群體的基數其實并不大。對于第一種出發點來說,租賃箱包飾品是個低頻率事件,只有到了需要「虛榮」的場合,才會有需求。第二種出發點則是日常的,用戶習慣是把平臺當成自己的云端衣柜,但有這種出發點的用戶數又是少數。
而如果共享球鞋租賃平臺對應的客戶群體是如今所謂的 Sneakerhead 和街頭潮流愛好者。第一種對球鞋有著向往但收入無法匹配的群體雖然不多,但是對限定聯名和話題鞋款有向往的人群基數還是很大的。而關于第二類需求,如今大部分消費球鞋的主力都已經陷入了「鞋不在精而在多的」的怪圈之中,被這種觀念所影響的消費者反而能給共享球鞋這一商業模式帶來機會。
潛在的商機
球鞋對于當下和未來消費者的重要性預示著球鞋市場還有著遠未被開發殆盡的潛力,即使在價格和附加值上無法比擬傳統的奢侈品,但是次世代人群的瘋狂追捧讓這個市場絕對不容小視。回頭觀望美國券商機構 Wedbush 發布的 2017 年全球運動用品市場的最新份額排行榜單,包括旗下 Jordan Brand 在內,Nike 和 adidas 兩大巨頭占據全球約 56% 的市場份額,總過錄得 607 億美元的銷售額,而整份榜單中還沒有將傳統時尚和奢侈品牌在球鞋領域的銷售額歸納在內,如果全面的做統計和計算,那么一個千億級美元的市場儼然已經形成了。限量發售的鞋款中簽者少之又少,還有二級市場阻礙,時裝屋的時尚球鞋雖然不需搶購,但頗高的公價,能輕松承受的人也不在多數。渴求球鞋的消費者必需尋找新的途徑來釋放他們的消費力。
諸如上文所提到的,年輕消費者和未來的潛在消費者容易受到商家的營銷攻勢和市場營造的氛圍左右,仿佛只要是 NikeLab 的聯名、只要是 OG 的 9 孔 Air Jordan 1、只要是 YEEZY Boost 鞋款就必須要擁有。如果把共享球鞋看成是在線云鞋柜,在不考慮押金的情況先,每天以 50 – 100 左右的價格穿著最新的鞋款,且可以一周、一月甚至一季都不重復,這對那部分看重球鞋所帶來的「虛榮感」的消費者來說,確實太具有誘惑力了。
而除了消費者,共享球鞋還可以牽引出許多組合的盈利模式。比如消費者自己著用過僅僅幾次的限量和話題性鞋款,如果之后沒有了自己的著用需求,現在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以二手的價格做再次銷售。如果有了成熟可靠的共享租賃平臺,可以那么它們就可以以依托自己的公信力向這些「資源過剩」的消費者回收球鞋。在清洗保養后,再通過平臺租賃給有需求的客戶,平臺和球鞋的真正持有者只要按照比例共享租金即可。在這種模式下,平臺的成本降低,「資源過剩」的消費者可以通過自己的球鞋持續盈利。
而共享球鞋還會涉及到諸如貨源和清潔養護等諸多問題,這又可以與球鞋鑒定及球鞋清洗等球鞋周邊衍生行業產生互動。誠然,這些衍生出的商業模式背后都蘊藏著無限的商機,但同時也需要實際操作的驗證。
未知的風險
奢侈品租賃平臺由來已久,美國奢侈品租賃平臺 Rent theRunway 提供高檔品牌的服裝、飾品、手包等租賃服務,覆蓋全美 600 萬會員,并且在 2016 年銷售收入達到一億美元。而在流行偏向快餐化,時尚偏向街頭化的這幾年,已有了開啟球鞋租賃服務的先例。美國租賃精品鞋款的公司 LSWOP ,該公司早期專門提供精品品牌球鞋諸如 Louis Vuitton、Saint Laurent、Rick Owens 的租賃服務。而在 2016 年 YEEZY Boost 系列如日中天時他們就開啟了YEEZY Boost 350 V2 鞋款的租借服務。但在當時似乎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反響,由此可見共享球鞋也會面臨其他共享經濟都會遇到的問題。如果參照奢侈品租賃行業的經驗來看,在破損鑒定及追責方面都易引起糾紛;此外,消費者還可能遇到服務不到位、售后體驗不佳、胡亂收費、產品真實性等問題。而共享租賃球鞋可能遇到的問題還遠遠不止這些。
需求
實際上,和租賃奢侈品一樣,球鞋租賃可能就是就是一個「偽需求」,是「消費降級」。租賃球鞋在心理上忽視了購買欲和占有欲,以及清潔衛生問題。目前國內的球鞋文化領域還在起步階段,當大部分消費者還在尋找并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及消費觀時,以租代買的方式「享受」球鞋確實可以很好的存活和發展。但正是因為國內的球鞋文化還未成氣候,以此為基礎嘗試開啟共享球鞋業務,本身也有著賭博的性質存在。而對于有租賃球鞋需求的人來說租鞋這件事很難口碑發酵,設想一下,自己租來的 Nike Air Yeezy 2 在 Party 上大放異彩,但有人會主動跟好友們分享這是他租來的嘛?必須認識到,這種通過球鞋獲得的優越感是許多人消費球鞋的驅動力,共享租賃球鞋讓這種驅動力蕩然無存,那么消費者為何還要問津呢?
貨源
假設客源不是問題,進入到留客環節。一個租賃平臺肯定是要豐富自己的貨架,消費者如果發現球鞋的款式并不豐富,或者沒有自己心儀的「狠貨」,那么轉化消費也就不復存在了。但豐富貨架是一筆很大的成本,這其中還包括采購的物流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倉儲、折舊的成本。事實上,各大品牌也不大可能會認可和支持甚至會抵制租賃業務。因此貨源絕大部分是兩個來源:B 端直采和 C 端回收。如果 B 端直采的不到品牌的支持,那么品類和數量的豐富就無從談起,后期更不要指望規模化和連鎖化,即使有足夠的資本掃貨也意味著成本投入巨大,回本周期會非常長,從而陷入到「共享單車」的困局中。而 C 端回收從消費者和二級市上這個渠道走,操作起來困難非常多。比如球鞋領域最為敏感的真假問題。
鑒定
直接從官方渠道采購,如果能得到品牌的支持,那么真假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但這幾乎不可能。那么從二級市場上回收球鞋,平臺的鑒定能力就遭遇了考驗。本身球鞋鑒定領域就是一個令人避之不及的敏感點。而一雙稀有的,從二級市場歷盡千辛萬苦淘換回來的限量鞋款出租出去之后,還面臨回收階段遇到假貨的問題。客戶也不希望穿著一雙打有租賃平臺防盜扣的的球鞋來告訴別人自己的球鞋是租來的。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平臺和用戶之間有什么糾紛,這個環節一定是最有爭議的。
洗護
相比其他產品的租賃,球鞋屬于貼身產品,光是這一點就會嚇退一部分有興趣的消費者。產品的維護還涉及到保值以及后續的售賣,特別是被租用的球鞋必然以稀有和昂貴的話題款式居多,重復利用后的磨損屬于不可逆的損耗,這樣一來每次使用完后的養護成本也會疊加,但最終也會有使用報廢的時候。產品整體的生命周期和其他共享類產品相比可能更短。目前看來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和 Jason Markk 這類球鞋清洗及養護平臺進行長期的專業合作,壓縮一部分洗護的成本。
物流
即使有著順豐快遞這樣高效率且安全的物流服務解決方案,在沒有足夠體量的情況下,物流的成本也不會降低。這部分成本會和之前說到的洗護成本一樣,最終疊加到消費者頭上。而如果從租賃商品的價值方面和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自建物流最為可行,但沒有達到一個巨大的體量,這樣的解決方案同樣是天方夜譚,況且在租賃結束后如何向客戶回收,客戶用何種物流寄回也是不可控的。
資金鏈
即使以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共享球鞋租賃還有一個整體的挑戰,不同于二手車、二手房、共享單車,如今球鞋的新款式迭代速度實在太快,其流行與過時的時間差都相對短暫。不斷的跟上流行趨勢采購來的球鞋在租賃期間沒有回本,但許多新款就會出現,舊款被共享的幾率會迅速滑坡。即使跟隨話題性來買貨也要有著很強的預見性。因那些被采購來卻少有人問津的球鞋,它們會迅速成為積壓庫存,如何消化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快速的周轉和解決辦法,積壓庫存就會成為壓斷資金鏈的最后一根稻草。
顯然,如今開啟共享球鞋租賃的時機至少是存在的,畢竟處于上層的球鞋市場不僅沒有飽和,還在不斷壯大。但是完全復制共享奢侈品和其他 O2O 共享經濟的運營模式顯然是不夠的。也許當消費者對球鞋的需求再提升一個檔次,而資本對球鞋領域的投入再增加一個量級時,純粹的共享球鞋租賃平臺就會應運而生。
來源:HYPEBEAST 作者:Andy Hu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