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鳥王明峰:如何更好地進行跨界合作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這個誕生于1995年的寧波品牌,從2014年左右開始實施轉型大計,先是統一使用PEACEBIRD的英文名,又找來了設計咨詢公司Landor完成了全新logo的設計。在品牌組合上,太平鳥劃分出了核心品牌、新興品牌、培育品牌的三個發展梯度,目前總共擁有PEACEBIRD WOMEN,PEACEBIRD MEN,童裝品牌Mini Peace及法式童裝貝甜,少女裝LEDIN樂町及美式街頭少女品牌Material Girl,生活方式品牌PEACEBIRD LIVIN’太平鳥巢等七個品牌線,每個品牌均保持獨立運作。
參加此次紐約時裝周中國日的PEACEBIRD MEN聚焦23-28歲的都市男性消費者,轉型意味著尋找全新的品牌定位,而在消費迭代的過程中,該如何抓住新一代年輕消費者?PEACEBIRD MEN的做法是在過去幾年,領先于其它國內品牌,率先開啟聯名并通過頻繁展開的“聯名跨界”的項目,觸及本土流行文化的各個層級,通過與迪士尼、可口可樂等聯名、跨界合作,目前PEACEBIRD MEN已經斬獲了一批有著高粘度的“千禧一代”及“Z世代”年輕消費者。
在零售策略上,太平鳥男裝于2017年率先試水“TOC”戰略,通過“以產定銷”保持高效率快反,并通過兩周一次的上新率,為實體店制造新鮮感,保持市場敏銳度,有效推動了實體業績增長。根據太平鳥集團2018年第3季度財報,太平鳥實現營業收入為48.88億元,同比增長13.14%,其中PEACEBIRD MEN逐漸鞏固其市場地位,營業收入超過16億元。在電商方面,通過發展打通線上線下的“云倉”系統,去年雙十一單日業績達到8.18億元,10年間翻了1573倍。線上業務到2018年三季度也達到了11.27億元,占據總營收的23.44%。
在PEACEBIRD MEN 總經理王明峰看來,品牌能保持敏銳度,關鍵是持續演變。“我們隨著‘年輕’定義的演變而演變。”王明峰告訴記者,“所有有著固化定位的品牌,要么已經進了博物館,要么已經‘涅槃重生’。”
對于品牌的未來,PEACEBIRD MEN的規劃則以消費者為主導。“因為我們無法要求(或者是規定)消費者出現在線上或者線下。所以,消費者喜歡在哪兒,我們就在哪兒滿足他。”王明峰說道。
在準備參加紐約時裝周前夕,王明峰與記者詳細透露了本季時裝周的主題及亮點、一個商業品牌如何更好地進行跨界合作、以及太平鳥接下來的商業規劃。
記者:這次參加紐約時裝周中國日,你希望獲得怎樣的效果?
WMF:最主要是形成相互的理解,讓PEACEBIRD MEN以“年輕”原來的樣子去表現,這種“年輕”是不加修飾,不加放大的,而是讓“年輕”的聲音自己去發聲。我們愿意去理解豐富多元的世界,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別人理解我們,一個同樣豐富多元的太平鳥風尚男裝。
記者:本季紐約時裝周中國日的主題為“YOUTH MADE CHINA”,聚焦在品牌主張的“太平青年”,“太平青年”是怎樣的一群人,它會以怎樣的形式呈現在這次的T臺秀上,能否“劇透”一下,這次會有什么中國元素出現嗎?
WMF:我們所要想定義的“太平青年”,就是一群從骨子熱愛時尚的人,為了把自己對于時尚的熱愛和理解分享給更多的人而不停奔跑。或者說,這群人代表著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的新一代。這次去紐約一定會帶去中國元素。因為我們本身就是“中國元素”,一個來自中國的時尚品牌,一群來自中國的年輕人,一個來自中國的看待時尚的視角。
記者:為何決定跟Trevor Andrew及Reilly合作?你覺得合作過程中,中西潮流文化擦出了怎樣的火花?
WMF:我們覺得我們都是同樣的年輕人,對于美、對于時尚、對于當下發生的一切的理解,我們有著許多的共鳴。基于這一點,我們沒有在意中西,我們在意的是是否可以相互欣賞,相互啟發。
記者:跨界合作在時尚行業已經變得很常規了,PEACEBIRD MEN對跨界合作有著怎樣的思考,包括從品牌定位及商業的兩個方面?
WMF:跨界的本質是跨越限制我們的邊界。所以,跨界合作本質就是希望拓展品牌固有的認知邊界,讓品牌本身的內涵因為不同品牌的合作,相互滋養,相互豐富,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
記者:太平鳥男裝在轉型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難題,又是怎么突破的?
WMF:難題?每天我們都有一卡車的難題,而不是在某一時刻。所有的難題都是因為我們無法清晰地認知“消費者是誰”,或者說大部分的時候是卡在“我們認為消費者是誰”。所有的難題,本質都是“本末倒置”,回歸到自然的狀態,也就是篤信“品牌有義務去懂消費者,消費者沒有義務來懂品牌”,一切就不攻自破。
記者:品牌在接下來的一年甚至五年對品牌海內外的發展有怎樣的計劃?
WMF:隨遇而安。我們把真實的太平鳥風尚男裝完整而又真誠地展示給大家,該來的都會來的。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