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方兩會“小目標”, 為紡企送出哪些“大禮包”?
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召開了省級兩會。在各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能夠看到他們過去一年的“成績單”,2018年,不少省區市的經濟規模有了新突破,比如江蘇、廣東兩省GDP首次邁入“9萬億俱樂部”大門,北京市GDP首次突破3萬億元,成為繼上海之后第二個GDP超過3萬億元的城市。
而在這些成績單的背后,各省區市又對2019年工作做出了哪些具體部署?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為紡織企業發展傳遞了哪些信號?
2019年,經濟發展仍是主線,各地聚焦高質量發展,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激活民營經濟活力。為此,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改善營商環境、重視民營經濟發展成為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闡述內容之一。比如,福建省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將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四川省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20條措施,把各地各部門政策落實情況納入政府激勵考核;河南省重點建設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系統,推廣建設銀行“云稅貸”等新型金融產品;天津市將對民營科技領軍企業和領軍培育企業實施重大創新項目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和300萬元補助。此外,湖北省、四川省、江蘇省等省也紛紛強調,將傾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增強微觀主體活力。還有的省市表示,將降低企業社保費率,以更好地發展民營經濟,紛紛為民營企業送上“大禮包”。
兩會聲音
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一棉紡織集團董事長周曄珺:
堅守高質量發展,構建先進制造體系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在講話中提到,要重點在創新引領、產業提升、強企壯企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體系,這為企業發展進一步厘清了思路,堅定了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信心決心。”江蘇省政協委員、無錫一棉紡織集團董事長周曄說道。
周曄認為,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品創新。其次,要加大人才培育和招才引智力度。最后,就是要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精品。
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的升級和大量新產品的涌現,無錫一棉正加大對功能性纖維,如發熱纖維的研發力度。今年,無錫一棉將與江南大學合作,成立紡織研究院,在紡織材料、工藝、軟件等方面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大行業共性問題的研究,提升研發實力。同時,還計劃與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央企合作,加強硬件設備的研發創新,為產品升級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撐。周曄透露,為持續提升科創實力,企業還計劃成立無錫一棉紡織大學,加強對技術骨干和管理人才的培養。
深圳市政協委員、藝之卉時尚集團創始人趙卉洲:
打造良好的國際化人才政策環境
“今年是我履職的第5年,我從一名初接觸政治的設計師,成長為一名‘老’委員了!這次我帶來的提案是關于中國品牌走出去過程中國際化人才環境建設的內容。”深圳市政協委員、藝之卉時尚集團創始人趙卉洲說,今年是她本屆5年任期內參加的最后一次會議。對她而言,最大的收獲是在設計思維、企業經營思維外,多了一分“跨界”思維,增強了政治覺悟,發起了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卉基金,增加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意識。
趙卉洲建議,要打造良好的國際化人才政策環境。利用深圳高校平臺,建立與國際知名院校課程合作平臺,此外,還要創新建設國際化人才機制環境,建立靈活的國際化人才追蹤機制,及時解決企業在引進人才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建立國際化人才研究中心和建立與海外人才獵頭等合作,保障企業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
談到未來,趙卉洲表示,鍛造國際化品牌需要時間的沉淀,作為企業家,應該沉淀品牌文化,提煉品牌價值,身體力行為中國品牌代言,不遺余力讓世界見證中國品牌的力量,打造讓消費者信賴的中國品牌。
河北省人大代表、巨鹿縣七夕乞巧土布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敬雙:
傳承發揚傳統紡織技藝
傳統紡織技藝承載著古代農耕科技、藝術、民俗、信仰等傳統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河北省人大代表、巨鹿縣七夕乞巧土布工藝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敬雙表示,在河北省,石家莊、邢臺、邯鄲等地的傳統紡織技藝傳承發展較好,有代表性的包括石家莊贊皇土布紡織技藝、衡水冀州手織布技藝、邢臺巨鹿手織漢錦技藝等。但由于傳統紡織技藝難度較大,加上現代紡織業的沖擊,這一傳統技藝正面臨失傳困境。對此,邱敬雙建議,應大力實施“非遺+”工程,促進傳統紡織技藝傳承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比如以“非遺+扶貧”的形式,促進傳統紡織技藝非遺資源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傳統紡織技藝非遺資源具有帶動貧困地區群眾就近就業、居家就業的獨特優勢,是助力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政府相關部門應搭建平臺,組織開展各個層次的傳統織技工藝展示活動,鼓勵社會力量利用傳統紡織技藝開展扶貧活動。
同時,他還建議以“非遺+旅游”、“非遺+市場”、“非遺+教育”等方式,推動紡織非遺產品滿足高品質文化消費需求,增強非遺傳承人市場意識,開展傳統織技工藝非遺進校園等活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委員李安民:
加快培養新疆紡織人才,構建多層次培養體系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自治區政協委員李安民建議,要加快培養本地紡織人才,構建多層次紡織人才培養體系。
近年來,在各種扶持政策的推動下,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迅猛,然而人才匱乏卻始終是一個難題。“新疆的紡織學校在人才培養上存在很多不足,如在專業設置方面,專業基礎相對薄弱,培養方向還不全面,在師資隊伍方面,總體上存在數量不足、水平不高的問題。此外,招生困難和生源不穩定、就業率低等問題也非常突出。”李安民說。
如何培養高素質的紡織服裝人才?李安民認為,新疆要構建完整紡織產業鏈的人才培養體系,就要調整相關院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規模,推動建設中職、高職、本科教育銜接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同時,通過社會招聘、院校培養、對口支援、引進內地高層次人才和專業人才工作機制等方式,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要讓校企積極合作,培育出優秀紡織產業技術技能型人才,還要通過對高等學校學生實施學費資助政策,出臺紡織服裝專業就業政策等,將技術人才真正長期留在疆內紡織服裝企業,更好地發揮技術骨干作用,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作出貢獻。”李安民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