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l Lagerfeld逝世后 時尚行業(yè)格局變化的八大猜想
近20年來,時尚行業(yè)結構保持著相對的穩(wěn)定。但鮮有人意識到,人們習以為常的“時尚”,是行業(yè)權威花費數(shù)十年時間所建構的概念和慣習,但時尚并不必然如此。
在近幾年來的行業(yè)劇變中,人們看到傳統(tǒng)權威的隕落,違反規(guī)律的“黑天鵝”現(xiàn)象不時發(fā)生,由此得重新審視已經被理所當然接受的時尚,以及這種時尚的未來去向。
Karl Lagerfeld的逝世無疑令這個議題的討論來得更早了些,作為一直活躍在時尚行業(yè)且資歷最深的人物,Karl Lagerfeld在半個世紀以來一手建立了某種“常識”,被大量同行模仿復制。例如,通過創(chuàng)新化包裝手段販售品牌經典,調動大量資源讓時裝秀變?yōu)椴毮康拇笮蜖I銷活動,讓時裝成為一種景觀而不僅是衣服,為品牌拓展名目繁多的產品線,對品牌生活方式“造夢”,甚至包括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明星化”。
Karl Lagerfeld從Pierre Balmain助理開啟職業(yè)生涯,于1964年成為Chloé的設計師。1965年,Karl Lagerfeld加入Fendi擔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創(chuàng)造雙F標志,在該職位工作超過50年。1983年起,Karl Lagerfeld擔任Chanel藝術總監(jiān),是品牌創(chuàng)始人Gabrielle Chanel之后的第二重要人物。
最初加入Chanel時,這個剛剛被Wertheimer家族收購的法國奢侈品牌正陷入低谷,剛進入品牌的Karl Lagerfeld最初也經歷了艱難的磨合階段。有趣的是,這位已成為Chanel經典精神代名詞的設計師,也曾被認為太激進顛覆了創(chuàng)始人風格。借助前述的諸多創(chuàng)新手段,Karl Lagerfeld幫助Chanel重新登頂,成為行業(yè)內奢侈品屬性保存最完整,品牌經典內核最具連貫性也最賺錢的奢侈品牌之一,年銷售額接近百億美元。
然而,當創(chuàng)新和消費群體的劇烈變化成為共識,也意味著新一輪周期的到來,特別是當構建傳統(tǒng)權力體系的操盤手退出后,其所引發(fā)的連鎖反應將令整個時尚行業(yè)呈現(xiàn)全然不同的景象。值得注意的是,與Givenchy、Yves Saint Laurent等設計大師的逝世不同,在生命盡頭依然堅持工作并在三個品牌擔任要職的Karl Lagerfeld,其缺席不僅意味著上世紀堅持勾畫時裝草圖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式微,還將為整個奢侈時尚行業(yè)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
轉折點已經到來,擺在時尚行業(yè)面前的問題是,在一個后Karl Lagerfeld時代,時尚世界的哪些常識和格局將被打破,哪些新的規(guī)則又將被顛覆。
1.Chanel會成為下一個Balenciaga或Saint Laurent嗎?
圍繞在Chanel和Karl Lagerfeld身上許久而懸而未決的接班人問題,在Karl Lagerfeld逝世消息公布當天得到了解答。Chanel發(fā)布官方聲明稱,將由Karl Lagerfeld生前助手Virginie Viard接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一職。
對于Chanel而言,Virginie Viard是一張安全牌,而對于向來愛惜羽毛的Chanel,保守的動作無可厚非。相較于其他明星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從內部成長起來、管理創(chuàng)意工作室的Virginie Viard被認為是最可靠的接班人。經歷30年的相處過后,Virginie Viard與Chanel背后的Wertheimer家族以及Karl Lagerfeld建立了深厚信任,并且她已對時裝屋創(chuàng)意工作室的事務輕車熟路,可以無縫“對接”。
Virginie Viard上任后,是否會像Karl Lagerfeld最初那樣對Chanel的風格進行變革,或者像如今很多新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上任后對品牌烙印進行清洗,答案或許是否定的。對于長時間與Chanel工匠和工作程序共處的Virginie Viard而言,她或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xù)品牌現(xiàn)有的風格,而Chanel成熟的手工坊和設計團隊也保證了這座巨型商業(yè)機器的正常運轉。
隨著消費者的喜好變化,創(chuàng)新和激進變革看似是大勢所趨,新環(huán)境下誰也不能保證品牌走向何方,改頭換面的Saint Laurent和徹底潮牌化的Balenciaga便是典型案例。
傳奇設計師Yves Saint Laurent在離開同名品牌后,1999年被當時的Gucci集團收購的Yves Saint Laurent,在經歷了Tom Ford的性感塑造,Stefano Pilati對吸煙裝、狩獵夾克等經典進行重新演繹,卻未能在創(chuàng)始人2008年去世后挽救不斷下滑的銷售。而Hedi Slimane在接手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大權后對品牌進行了極具爭議性的顛覆,包括將品牌改名為Saint Laurent和更改Logo,注入搖滾叛逆精神。隨后Anthony Vaccarello于2016年開始掌舵后,品牌依然延續(xù)Hedi Slimane時期的強勁業(yè)績。
Balenciaga創(chuàng)始人Cristobal Balenciaga于1968年關閉時裝屋,并于1972年去世。上世紀幾經沉浮,Nicolas Ghesquière于1997年擔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在繼承了Cristobal Balenciaga對于時裝廓形進行探索的基礎上,注入未來主義元素。但Nicolas Ghesquiere未能幫助品牌實現(xiàn)可觀的商業(yè)回報。而品牌在Alexander Wang時期繼續(xù)陷入迷茫,最終在Vetements創(chuàng)始人Demna Gvasalia的帶領下扭轉方向,徹底潮牌化,隨即取得商業(yè)上階段性成功。
對于Virginie Viard而言,她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空前的。前20年Chanel可以高枕無憂,但如今的世界變化太快,墨守成規(guī)根本就不是一種選擇,時裝行業(yè)的傳統(tǒng)規(guī)則正持續(xù)被打破。
2.Chanel的產品會繼續(xù)漲價嗎?
創(chuàng)始人去世,導致產品轉售價格激增的案例并不鮮見。去年“輕奢手袋鼻祖”Kate Spade自殺后,其忠實消費者紛紛選擇通過購買其同名品牌手袋等方式來表達紀念之情,令Kate Spade二手手袋產品售價在短短三天內平均猛漲6倍,其中一款Kate Spade舊款布袋的售價從80美元猛漲至300美元,與品牌新款產品價格相當。
在線時尚電商平臺Tradesy首席營銷官Kamini Lane表示,每當有大師級的設計師去世時,他們的產品需求量都會在短期內激增,價格也會隨之翻倍,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對于本就在轉售市場上頗為搶手的Chanel而言,靈魂人物Karl Lagerfeld的去世,在話題性和稀缺感的同時作用下,無疑也會令產品價格形成波動。據(jù)社交購物平臺Depop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Karl Lagerfeld去世后,關于設計師本人的搜索量激增1351%,消費者對Chanel的購買欲望也在不斷上升。曼哈頓古著店James Veloria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Brandon Veloria透露,近日店內Chanel產品銷量增加,特別是該品牌90年代的設計,奢侈品轉售平臺The RealReal則表示本周開始消費者對Chanel經典粗花呢夾克和連衣裙以及手袋的搜索量有所提升。
更何況,近年來Chanel正價商品也在一直保持穩(wěn)步提價的節(jié)奏,令其經典手袋產品成為投資對象。去年,Chanel分別于5月、7月和11月調整部分市場產品價格,過去5-8年內,Chanel的部分手袋漲幅高達70%,Chanel集中漲價的款式多為經典款,銷量特別好的新款也會提價,例如最新明星款手袋Gabrielle流浪包。目前,Chanel無疑已成為最保值,且調價頻率和幅度最大的奢侈品牌。
3.LVMH會收購Chanel嗎?
2017年底曾有法國媒體報道,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正在與Chanel持有人Wertheimer家族進行會面,試圖收購Chanel。雖然Bernard Arnault表示集團從未與Chanel進行接觸,但依然阻擋不了行業(yè)對Chanel是否能保持獨立而擔憂。
Chanel則再三聲明,集團絕對不會出售,也不會尋求IPO,這一點不會改變。最初品牌創(chuàng)始人Gabrielle Chanel依靠Pierre Wertheimer投資創(chuàng)立品牌,前者僅占10%股份,這部分股份也于日后被Wertheimer家族收購,如今的Chanel集團由Pierre Wertheimer的孫子Alain Wertheimer和Gerard Wertheimer持有,據(jù)彭博社預計,Wertheimer兄弟二人2016年股息分紅高達34億美元,目前他們的總財富合計約達460億美元。
去年上半年,Chanel自成立108年以來首次主動公開詳細財務數(shù)據(jù),其2017財年總銷售額同比大漲11%至96.2億美元約合83億歐元,營業(yè)利潤為26.9億美元。凈利潤錄得18億美元。Chanel目前沒有債務,且擁有16億美元的現(xiàn)金。有分析指Chanel公布財報的舉動不僅使得收購傳聞不攻自破,更顯示了該品牌至今仍在奢侈品行業(yè)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開云集團最新財報披露,在2017年趕超愛馬仕的Gucci再創(chuàng)業(yè)績新紀錄,首次進入80億歐元俱樂部,而Bernard Arnault也首次披露核心品牌Louis Vuitton業(yè)績,去年銷售額錄得100億歐元,二者僅相差20億歐元。行業(yè)格局悄然而變,Louis Vuitton、Chanel、Gucci銷售數(shù)據(jù)不斷拉近,頭號奢侈品牌的爭霸戰(zhàn)已經打響。
然而在此情形下,相較于高調激進的LVMH老板Bernard Arnault,和野心勃勃的家族企業(yè)二代、開云集團老板Franois-Henri Pinault,Wertheimer家族極為低調。他們退居幕后,將Karl Lagerfeld置于舞臺聚光燈的中央,成為品牌的唯一代言人。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兩兄弟雖年事已高,對于接班人問題向來保持神秘,不論是關于接替他們的管理層接班人選,還是在Karl Lagerfeld生前對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接班人的問題,均閉口不談。Wertheimer家族后代也沒有參與集團運營,更加劇了外界對其有意出手Chanel集團的猜測。另外一邊,Bernard Arnault的兒女卻紛紛在集團擔任要職,其唯一的女兒Delphine Arnault已于今年加入集團董事會,43歲的她是董事會中最年輕的成員,被外界視為接班人選。
但同時,盡管極力保持低調,Wertheimer家族依然對集團保持緊密控制。2016年,Chanel原CEO Maureen Chiquet因與Wertheimer家族在戰(zhàn)略方面產生意見分歧而被解雇,目前由Chanel董事長Alain Wertheimer擔任品牌CEO,Bruno Pavlovsky擔任Chanel時裝部門總裁。Chanel首席財務官Philippe Blondiaux在采訪中稱,現(xiàn)年近70歲的Alain Wertheimer依然狀態(tài)良好,幾乎每5分鐘就會有一個新的想法。
Philippe Blondiaux坦承,集團內部對是否要公開業(yè)績數(shù)據(jù)這一問題進行了長期的內部爭議,但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環(huán)境,保守不應該成為Chanel進一步發(fā)展的絆腳石。集團意識到現(xiàn)在是時候把數(shù)據(jù)擺在公眾眼前,以此證明其是一家擁有非常強勁財務狀況、價值100億美元的公司。
保持神秘的同時偶爾亮劍,不失為Chanel的一種聰明打法。可是激烈競爭偏偏遇上Karl Lagerfeld去世,卻無疑加劇了集團未來不短的一段時間內的動蕩。奢侈品行業(yè)是一場極需氣力的戰(zhàn)斗,Wertheimer家族選擇進取還是放手,人們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的是,曾經對愛馬仕和Gucci都心生覬覦的Bernard Arnault很難不對Chanel動心。
4.誰將接管Fendi創(chuàng)意大權?
事實上,拋開集團戰(zhàn)略,Karl Lagerfeld的離世對LVMH最直接的影響是旗下的第三大奢侈品牌Fendi。
據(jù)外媒援引LVMH內部人士消息,Karl Lagerfeld去世后,F(xiàn)endi將不會從外部聘請設計師接替Karl Lagerfeld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職位,而是考慮由品牌創(chuàng)始人孫女Silvia Venturini Fendi接棒。Silvia Venturini Fendi于1997年設計的Baguette手袋近年來重新成為爆款,上個月品牌還特別舉辦了關于該手袋的主題活動。對于這一消息,LVMH發(fā)言人拒絕發(fā)表評論,并表示現(xiàn)在討論Karl Lagerfeld的繼任者還為時尚早,F(xiàn)endi將用一段時間向Karl Lagerfeld表達應有的敬意。
Fendi于1925年創(chuàng)立于意大利羅馬,專門生產高品質的皮草制品,在創(chuàng)始人之一Edoardo Fendi去世后,F(xiàn)endi由其五個女兒共同參與經營。1962年,F(xiàn)endi任命德國設計師Karl Lagerfeld為首席設計師,Karl Lagerfeld為Fendi設計了意為“Fun Fur”的“雙F”標志,并推出了首個成衣系列。
“雙F”標志一經推出,便受到當時喜愛炫耀的街頭青年追捧,印有該標志的飛行夾克、連帽衫、Rockoko運動鞋以及Kan I手袋、Peekaboo手袋以及Runaway手袋等配飾成為70、80年代街頭青年的標配之一。隨著品牌在奢侈品行業(yè)中的市場份額不斷提高,LVMH于2001年出手買下Fendi的大部分股權,并為品牌規(guī)劃了詳細的全球化發(fā)展藍圖,逐漸成長為一個年收入10億歐元的奢侈品牌,是LVMH 2001年收購時的兩倍。
Fendi的快速成功背后是爆款效應和年輕化策略。Peekaboo等熱門手袋,推動品牌在幾年之間成為皮具類競爭力最強且最受年輕人歡迎的品牌之一。而Fendi又往往能夠令爆款免于快速退去熱度的“宿命”,進而將其打造為經典。這也體現(xiàn)出Karl Lagerfeld無論在Fendi還是Chanel都特別突出的、對于“經典”的熟練操控能力。
去年,借由logo崇拜的回潮,以往被視為奢華皮草品牌的Fendi開始大獲年輕人喜愛。品牌推出的經典“雙F”標志膠囊系列是繼2013年該品牌摒棄大Logo元素后,首次在新系列中大規(guī)模地出現(xiàn)品牌Logo,受到廣泛關注。有業(yè)界人士指出,F(xiàn)endi或將成為“下一個Gucci”。
Karl Lagerfeld的Chanel,有著更加濃重的個人色彩,但是Karl Lagerfeld掌權的Fendi更多地體現(xiàn)了LVMH集團行事風格的烙印。Karl Lagerfeld的離世,對于Fendi無疑是一個重要損失,但這對品牌未來發(fā)展而言影響并不大。
5.Karl Lagerfeld同名品牌將何去何從?
與商業(yè)負擔較重的Chanel和Fendi相比,Karl Lagerfeld的同名品牌更像是他的游樂場,令其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想法得以實現(xiàn)。
該品牌以令人意外的跨界合作出名。去年,Karl Lagerfeld與千禧一代超模Kaia Gerber合作推出2018秋季獨家系列。不久前,他還曾宣布與《Haper's BAZZAR》全球時裝總監(jiān)Carine Roitfeld達成合作,Carine Roitfeld將參與到Karl Lagerfeld 2019秋季系列中部分單品的設計中。Karl Lagerfeld本人的貓咪Choupette也曾經成為該品牌系列的靈感來源。
Karl Lagerfeld同名品牌早前屬于Tommy Hilfiger,后來Tommy Hilfiger的公司被Phillips-Van Heusen(目前的PVH集團)所收購,但Karl Lagerfeld并不在該次交易中。而后品牌于2011年由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Apax Partners重新推出。2016年,品牌與G-III成立合資公司,在北美市場重新推出Karl Lagerfeld Paris。目前品牌覆蓋皮具,服飾,手表和香水,在96個國家設有電商平臺KARL.COM。
在中國市場,福建七匹狼于2017年斥資3.2億元收購Karl Lagerfeld Greater China Holdings Limited(KLGC)公司80%股權。KLGC擁有國際輕奢品牌Karl Lagerfeld在包括大中華區(qū)和新加坡在內的商標的永久使用權。不過該品牌在2014年至2016年間的營收連續(xù)錄得下滑,分別虧損1017萬、598萬和359萬美元。七匹狼原本計劃在交易完成后,結合自己的本土化優(yōu)勢和Karl Lagerfeld的品牌設計優(yōu)勢,讓雙方在大中華地區(qū)實現(xiàn)雙贏,不過去年,Karl Lagerfeld仍然繼續(xù)虧損,拖累七匹狼業(yè)績。
在Karl Lagerfeld離世后,其同名品牌的創(chuàng)意方向將何去何從,是否能夠因設計師的逝世重獲關注,并刺激業(yè)績增長,以及收購了中國市場經營權的福建七匹狼是否能夠扭轉Karl Lagerfeld品牌虧損局面,這些問題均有待業(yè)績數(shù)據(jù)的證明。
6.明星設計師時代真的結束了嗎?
早在去年,紐約時報時裝總監(jiān)Vanessa Friedman在一篇名為《Anna Wintour后的時尚世界》的文章,討論時尚界最有權威的Anna Wintour后的行業(yè)格局變化,提及到當時在時尚界職位最穩(wěn)固的人恐怕只剩下Karl Lagerfeld,因其與Chanel簽訂了終身合同。
然而在當下的行業(yè)環(huán)境中,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無論是品牌還是設計師,一旦判斷失誤就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險。奢侈品牌不再著眼長遠,僅僅在乎當下的反響,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則只關心任期內的表現(xiàn)。華裔設計師殷亦晴僅上任兩季后便從老牌時裝屋Poiret離職,為Calvin Klein推出一系列形象革新的Raf Simons由于在創(chuàng)意營銷上的投入與產出失衡,上任兩年后便提前解約,不歡而散。各品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如幻燈片般更換再次展示了奢侈品牌的耐心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頻繁更替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目的無非是為品牌帶去新的動力,這背后是奢侈品牌如今無法消解的焦慮。時尚行業(yè)的節(jié)奏不斷加快,消費者的喜好變化莫測,品牌一時之間找不到更有效的方法,似乎只能通過不斷更換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應對市場的變化。因此,Karl Lagerfeld的離世很可能帶走了時裝設計師的第一份也是最后一份終身合同。
事實上,終身合同是品牌對簽約對象影響力的極度肯定。即便是在明星創(chuàng)意總監(jiān)最輝煌的年代,簽訂終身合同本也并非時尚界的慣例。Karl Lagerfeld是為數(shù)不多可以不依靠任何平臺而擁有強大個人號召力的設計師,他是明星,而不僅僅是明星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他的離世是社會新聞,而不僅是行業(yè)新聞。
因此,當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真正成為明星時,也便具備簽訂終身合同的條件。但是伴隨著Raf Simons、Alber Elbaz、Christopher Bailey等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大多以尷尬姿態(tài)暫時退場,明星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的黃金時代似乎已經翻篇,但我們不得不再問一句,更貼近明星“人設”的Virgil Abloh又是否具備持續(xù)掌舵奢侈品牌50年的能力呢?
7.Chanel總部遷至倫敦是新起點?
Chanel大秀每年如約在巴黎大皇宮舉行,然而與此同時,這個法國奢侈品牌悄悄將管理重心從紐約總部轉移到了正彌漫在脫歐恐慌中的倫敦。
去年,Chanel宣布了一項重大的重組計劃,將把旗下所有業(yè)務規(guī)整到同一個部門管理,以提升運營效率。Chanel新總部位于英國倫敦,旗下所有業(yè)務部門,共2萬名員工都將在此一起工作。據(jù)《Evening Standard》報道,Chanel已租下2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室,以容納大量從紐約來的員工。
Chanel的官方公告顯示,此次變動是公司為了簡化和優(yōu)化企業(yè)組織結構所做的嘗試,由于英國占據(jù)Chanel全球市場的核心位置,以最廣泛使用的英語作為第一語言,且采用嚴格的公司治理標準,因此英國成為Chanel發(fā)展國際業(yè)務最合適的城市。Chanel的傳記作家Justine Picardie則表示,把國際辦公室建在倫敦,意味著選擇了全球富人增長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倫敦富豪的增速僅次于香港,居于第二位。
另有分析認為,選擇倫敦,還意味著品牌希望在動蕩時期挖到創(chuàng)意和管理人才。畢竟,Chanel CEO的職位目前依然由董事長Alain Wertheimer兼任,而今后品牌的創(chuàng)新依然需要年輕管理人才的加入。
不過,隨著脫歐日期的不斷接近,這個法國奢侈品牌是否真的已經做好準備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以及脫歐是否影響品牌管理層與巴黎創(chuàng)意團隊的交流溝通,依然是個未知數(shù)。但無論如何,Chanel都押注了一條并不容易的道路。
8.能喚醒行業(yè)對街頭潮流化反噬的警惕嗎?
很少有品牌能夠做到像Chanel這樣,將創(chuàng)始人Gabrielle Chanel這一品牌核心“故事”講述108年而不過時。這既建立在Chanel不斷賦予核心故事以全新釋義的能力之上,也得益于簽訂了終身合同的Karl Lagerfeld所帶來的風格穩(wěn)定性。
當然,在眼下快速變化的時尚行業(yè),Chanel亦不能明哲保身,同樣面臨著保持品牌新鮮感的核心問題。但是在近一年內,一些奢侈品牌的激進年輕化和潮流化轉型卻使得消費者起初的新鮮感開始減退,重新回到對奢侈品屬性維護得相對更加謹慎的Chanel和愛馬仕,尋求經典而不容易過時的奢侈品。購買Chanel手袋的人都心知肚明,她們不是要實用的產品,而是追求社交距離和價值觀的表達。
據(jù)英國數(shù)據(jù)情報公司Brand Finance發(fā)布的全球500個最有價值品牌的年度排名榜單,Chanel品牌價值在過去一年中猛漲95.1%,排名從上一年的第299名躍升至149名。可以確定的是,Karl Lagerfeld的離世,會為Chanel在Gabrielle Chanel之外增加一筆新的品牌遺產,繼續(xù)為Chanel增加品牌價值。今后的Chanel產品還可能以Karl Lagerfeld作為靈感來源,令品牌講述的故事更為豐富。
奢侈品牌的根基建立于“造夢”之上,對于景觀的繁榮有著本能的追逐。如果把奢侈品行業(yè)看做一個獨立社會,那么各品牌就是流通貨幣。貨幣是虛擬概念,奢侈或品牌也都是虛擬概念,二者交換價值均高于使用價值。在這個獨立社會中,每一個品牌都要說服消費者使用自己的貨幣,為了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每個品牌都不得不在這場競爭中更加賣力,迫使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要先學會打仗,再去雕琢設計。
但是在一場奢侈品行業(yè)的集體“頭腦發(fā)熱”后,需要警惕的是,品牌不僅要以足夠的噱頭說服消費者,還要長遠考慮品牌價值,更應分清真正的創(chuàng)新內核與換湯不換藥的噱頭之間的差別。激進而流于表面的顛覆可能是以消耗長期品牌價值為代價。在這一點上,Chanel和Karl Lagerfeld的行事風格將再次為業(yè)界同行敲響警鐘。正如Karl Lagerfeld所說,“我對一切都持開放態(tài)度。當你開始批評你所處的時代時,你的時代就結束了。在時尚行業(yè)中最重要的是清醒,如果你想堅持下去。”
來源:時尚頭條網(wǎng) 作者:Drizzie

2、本網(wǎng)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wǎng)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 木棉道 · 中國雅事 | 插花,居室一抹香
- 為打開國際市場 擴大山西知名度省長帶隊攜知名品牌亮相進博會
- 山西省紡織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毛麻絲產業(yè)科技服務隊在大同中銀紡織服務
- 虎門服交會早知道:第25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暨虎門時裝周備戰(zhàn)會召開
- 富民快訊:2020虎門富民時裝節(jié)11月20日—21日與您盛情相約
- 大朗快訊:第十九屆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會圓滿落幕
- 木棉道時尚秀場:虎門時裝周“陌上木蘭·扶搖”時裝發(fā)布會預告
- 時尚品牌的數(shù)字化創(chuàng)新——2020北京時尚高峰論壇北京聯(lián)合大學分論壇暨第三屆品牌與新媒體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