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G吳磊:為什么別人的零售風生水起,而你還在行為藝術
演講:吳磊,GXG集團副總裁。
2007年,GXG品牌創立。
2010年,觸網3個月的GXG在雙11以千萬業績一戰成名。
2014年,GXG率先試水O2O,這一嘗試帶來的銷售額過3億元,占總體銷售額的20%,但他們最終發現O2O承載的只是貨通問題,無法完成系統的數字化和效率提升。
2018年,GXG和阿里巴巴、騰訊分別展開線下店鋪新零售的合作,其中和天貓的新零售系統合作,讓線下店鋪銷量提升5%~10%。同年,GXG集團母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文件,擬赴港上市。
作為服飾行業男裝類目的領跑品牌,GXG經歷了從電商到新零售的戰略轉型,其9年的發展歷史對于服飾快消領域品牌具有啟發意義。
2019年4月22日,煥 · 2019新零售影響力峰會暨《商業評論》戰略發布會在上海舉辦。GXG集團副總裁吳磊現場分享了9年來GXG實戰轉型的思考。
今天打開天窗說亮話,分享我們公司近幾年做新零售的一些思考。以下內容部分觀點可能和現在市場中的主流想法略有不同,如有得罪,還請海涵。
1
零售真的有新舊之分嗎?
我認為,幾百年的零售歷史,人貨場根本的定義沒有改變,并不會因為做了電商就變成了新零售。
去年我跟很多品牌、平臺聊過,好品牌、傳統品牌、直播、網紅,等等。比如有些社交電商平臺,他們認為“不是我們和外界形容的那樣,而是你們局外人看我們看不懂而已”。
我個人預計,可能3年左右時間,以社交電商為首的新電商將會占到一半的線上市場份額。
以前的零售是人貨場,現在出現了新的格局,從供應鏈到人,中間所謂的商品、渠道、內容營銷、網紅直播,都屬于運營層面的問題,其實這不是最重要的,專注這些從戰略上看并不高級——真正高級的,是底層架構發生了變化。
我的總結是,原先的商業模式是4個人打麻將,輸了下莊;今天的商業模式是,你仍然還在打麻將,但旁邊的人不像以往那樣等下莊了,而是幾個人另起了一桌開始斗地主,不巧的是你還不會玩!
消費者現在更愿意看到的,是更個性化的內容,所以我認為今天整個零售體系進入了快速調整分化,接近谷底調整再出發的狀態,一定會進入下一輪的爆發期,也許中國真的會出現百年品牌、百年企業,以及各種個性化的企業。
實現業績增長是很簡單的事情,導流量就行,做低價就行。但是能不能從今天的各種變化去看未來,這是比較難的事情。
我跟很多新平臺和新品牌聊,發現它們在底層架構上比很多人都高級,這是我懼怕的東西。
雖然零售沒有新舊之分,但很多人已經開始從底層戰略去考慮,再利用互聯網工具去驅動效率、去迭代了。這是今天很多品牌需要擔憂的問題,而不僅僅焦慮于新零售的表面。
2
我們要不要去折騰?
GXG成立12年,2010年開始做電商,如今電商收入占比已經達到36%,而且在今天,我們的組織結構已經逐步去電商化了。
整個集團的組織結構除了具體渠道獨立運營外,運營背后的供應鏈、設計、行政、HR、信息系統等后臺部門都已經不再區分線上線下,我們已經完成了組織結構的去電商化。目前線下2250個門店,直營加類直營占比超過60%。
我們認為零售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具備三點:
第一,直營比例必須高,比例不高,代理商會“挾天子以令諸候”。
轉型新零售就必須由總部掌控門店資源,因為要把線上的數字化后臺引到每一個單個線下門店去,把所有的消費需求源源不斷引上來。
第二,電商收入占比要高,我們認為電商收入占比不高意味著數字化運營的能力不夠。
電商占GXG所有渠道銷售額的36%,預計兩年左右的時間會到50%,其他品牌現在差不多在20%以下。但我們到了50%就不會往上走了,我們會做價格趨同,尤其是線上專供款。
今天電商擴大增長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做專供款,很多品牌為了KPI做專供款,要不質量搞差一點,要不換一個款號,因為這樣就可以打5折,也就有了銷量,但這并不是我們想做的。
我們在提升電商收入比重的同時,還在統一質量,逐年提升價格與線下趨同。
第三,組織結構要先新零售,必須把線上團隊跟線下團隊捏起來。
不能讓對立的兩個人管兩個不同的渠道,這兩人肯定打,打完之后董事長還要決策一下,選哪個?
所以想做新零售,先想想底層架構有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沒有解決,談都不要談,為了KPI,我憑什么去妥協于另一方呢?
2014年后,我們就做4件事情:第一,庫存共享;第二,商品生命周期判斷;第三,柔性供應鏈;第四,智能化倉儲物流。
到2017年的時候,平臺找到我們談戰略合作,我說可以,但有一個要求,多個平臺我都要嘗試,不能限制我,先期我不想跟平臺一起為了PR而PR,否則做不好的。
平臺為什么要跟我們干?因為中國絕大部分的服裝品牌,電商占比只有10%~20%,組織結構始終融合不了,經銷商也挾制品牌。沒完成底層轉型前,它們只能做新零售的行為藝術,而我們能干,也愿意嘗試探索。
2018年上旬開始,我們跟平臺陸續合作了30家店,把門店周邊客流逐步數字化,把消費者觸摸、動線、熱力圖全部數字化,我們評估這件事最后只看兩個點:
第一,這個門店同店同比有沒有增長;第二,這個門店的毛利率有沒有增長。如果這兩個點達不到,新零售就是扯淡。
最后,所有數據出來后,我們通過4個后臺能力賦能,實現所有庫存共享,并通過人工智能判斷商品的生命周期,再通過柔性供應鏈和智能化倉儲做快速供給。
現在GXG能夠通過柔性供應鏈,做到7天~30天供貨,包括羽絨服,我們的速度甚至比部分快時尚品牌還要快。
3
是繼續行為藝術,還是底層架構迭代?
現在聊一下今天中國的消費者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為什么他玩斗地主后不帶你玩了;為什么他以前只買一兩件衣服,現在買幾十件,并且每件衣服都不洗;他的年輕化跟你的年輕化是不是一致;你能不能掌握前端消費者的需求,能不能驅動后臺供應鏈的能力為他做補給?
這兩件事情沒有弄明白,你去弄中間的環節,都是不高級的。我覺得搞清楚底層邏輯很重要。
動態黑色音符
最后總結三句話:
第一,從頂層看,最高效率地滿足上帝的個性化需求,就是去中心化。
今天絕大部分的渠道商都是站在你的肩膀上活下來的,別把他們看得太重要。
很多渠道每天喊著品牌商降價格、降加價倍率、增加活動,試問只要渠道的租售比在那里,傭金在那里,怎么降?
所以要從頂層架構上去想這個問題,如何去中間化,用最高的效率從供給側滿足前段消費者的需求。
第二,在中層邏輯上,從渠道驅動到有選擇地做數據驅動。
以往我們都是做渠道驅動的,商場有一個好位置,平臺有一個“海景房”,這個活就能干了。
現在,能不能通過數據整合和判斷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果有一天你做到這一步,就可以成為網紅,那時候,你自帶流量,不會受到很多限制,不投廣告照樣可以活得非常爽。
但這個是有選擇的,不是所有品牌都是全數據驅動的,否則中國的品牌都做成一個模子了。
今天中國還有很多品牌是設計師驅動的,它就不應該完全通過數字化驅動運營,有選擇的使用數字化很重要。
第三,底層架構上,從線性數字化到人工智能。
今天中國的ERP基本上是貨流,很多企業活生生把ERP做成了一個中臺,今天的ERP系統更多的是把Excel自動化,這是需要迭代的,要把線性化流程變成一個系統。
你需要有學習能力,去判斷這些數據哪些是真、哪些是偽,然后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才是未來所有服裝零售企業要干的。
因此,未來企業的信息化必然會整合,必然會從線性化的架構向人工智能方向轉,以往BI只會告訴你結構,未來一定會告訴你決策的參考,而員工要升級的是判斷,是驅動。
對于GXG,我們要用5年的時間成為行業內有發言權的人,我們要成為由新零售模式驅動的理想型公司。
什么叫理想型?低庫存、高利潤、有情懷,這是所有人追求的核心目標。
來源:新零售商業評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