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cast:播的利潤到底去哪了?
日播時尚在2月份公布業績預告,預計年度凈利潤下滑50%-65%之間。一時間關于這家女裝品牌因高速擴張導致陷入業績泥潭的消息不絕于耳。
4月,日播時尚終于公布了其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的業績公告,公司2018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836.43萬元,同比減少54.13%。
報告期內分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76億元、2.35億元、2.82億元、3.3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65.37萬元、127.44萬元、297.30萬元、1746.32萬元。
在盈利減少54.13%的情況下,日播時尚宣布募集資金投入 2.39億元,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在32個一二線城市新建直營店209家。
此時外界對日播時尚的討論好像是對的,“瘋狂擴張而陷入業績泥潭”。然而在我們仔細觀察發現,這句話應該是“陷入利潤泥潭而繼續擴張”。
日播時尚11.32億營收同比2017年雖然增長不多,但也增長了5.46%,5000萬的業績數額雖然不高,但也總能給投資者帶來些許安慰,畢竟在面臨復雜的零售環境下,保持進步依然具有壓力。
“陷入利潤泥潭而繼續擴張”?而如今日播的擴張并不算是盲目,而是正在疏通以實現逆境高增長。雖然目前來看,效果依然不強,但也無更好辦法。
日播時尚2018年將女裝目澈品牌與童裝兩個新品牌推向市場,想以此來做出貢獻。開出直營門店36家后,帶來的是各項投入的加大。2018年這兩個新品牌實現營業收入僅為941萬元,營業利潤卻為-2618萬元。
在新品牌暫無力向市場反擊之時,日播唯有改變店鋪體驗。就如同這計劃的209家,是分三年完成,其中包括10家旗艦店、46家形象店、 15家會所店以及138 家標準店。因為目前日播在25個一二高線的布局僅為117家,去年雖新開168家,但直營的關店數量也在同步中,并且增加高線城市的渠道布局,說明日播時尚還在深度調整。
雖然低線城市依然占據近900家門店,這是日播之前的主戰場。而現在,逐步向一二高線戰場轉移,高線直營才是日播時尚的新目標。
如果要問原因,只能說這就是日播時尚“利潤泥潭”背后的故事。
根據財報我們不難發現,如今日播的低線戰場無法達到公司預期的營收,同時更加不能節省成本。
2018年末,日播直營渠道共315家門店,這其中包含自收銀門店165家,聯營店150家。根據財報顯示,日播時尚一二線有117家直營,其余200家直營在三四線。而經銷渠道與聯銷渠道共752家門店。
根據查詢到的資料,日播直營店是315家,但產生費用的自營門店共計188家,托管門店是127家,這127家日播只承擔相應的托管費。
188家直營門店,2018年產生的租賃費用是9391.63萬,同比去年增加了19.83%,平均單店租賃費用是49.9萬。門店費用是5290.85萬,提升32.33%,平均單店28.1萬,這兩項費用合計單店78萬。
工資這里包含總部全體人員,但在去年增長幅度最高,達37.84%。根據我們查詢到的去年日播有188家門店產生工資費用,共計是6122.77萬,增幅72.03%,工資平均單店是32.6萬元。
門店租賃及門店費用是188家平均78萬,加上單店32.6萬工資,合計是110.6萬元的年度費用。其他費用0.93億,平均315家直營店是29.5萬;托管費用127家門店產生0.59億費用平均單店46.5萬。
就算全部平均下來,單店的運營費用至少要120萬左右,整個公司還包括研發費用,管理費等各項支出。
如果單店120萬的年度運營費用,去年日播時尚直營店方面營收4.4億,按照315家門店平均是139.7萬年銷,直營門店的盈虧面難以平衡。
如果說日播時尚在一二線的銷售不佳也確實合理,但目前看,120萬的單店費用總額也著實驚人。如果說工業時代革掉了農業時代的命,那互聯網時代則是革掉了傳統商業時代的命,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沒有免費的!
來源:中國服裝圈 作者:馮曉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